说到打车,以前许多人会觉得犯难,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期,而近期,随着打车软件的流行,不少西安市民直言用软件打车很方便。快的和嘀嘀,是目前西安市场上使用较多的两款叫车软件,为抢占市场,两者之间的“烧钱战”已进入了白热化阶段。昨天,记者体验发现,从预约叫车到坐上车,前后不过10多分钟。有的哥坦言,订单多的时候,忙的都没时间听广播了。
西安1.6万的哥使用打车软件记者从快的打车官方了解到,目前,西安安装使用该软件的出租车数量达1.6万辆,乘客安装数量达150万人,这些数据都是使用中的动态数据。据快的打车营销副总裁李敏介绍:“由于目前还处在活动阶段,对于司机和乘客来说,都有很大的实惠,因此,各个城市近期的订单数量都在快速增长。”
用打车软件下订单方便快捷打车软件叫车究竟有多快?昨日,记者分别下载了快的和嘀嘀两款打车软件进行叫车体验,在不加小费的情况下,从下订单到坐上车,前前后后用了10多分钟。随后,记者又尝试加5元到20元不等的小费,发现叫车的速度更快,之前不加小费,基本上几分钟才会预约成功,而加小费之后,预约时间则缩短到了1分钟左右。出门坐车,有这样一款叫车软件确实方便了不少。
虽然打车软件为市民出行提供了便利,但对于这样一个新鲜事物,也有不少市民和的哥认为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记者乘坐预约的出租体验发现,有的司机会不时盯两眼手机,看看是否有新订单,这个乘客还没到达目的地,司机就忙着接下个单子,行车中如此忙乱难免会埋下交通安全隐患。另外,体验途中记者还发现,以往坐出租车都能听到的广播声,如今却渐渐没了音儿。有的哥调侃说:“以前那是闲的,现在忙的就没时间听”。
装了打车软件一月多挣2000元
的哥张师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打车软件之所以这么流行,其实许多人是看重打车软件公司的奖励,作为司机接单多有奖励,而乘客只要下单就立减,短途的有时候还能免费。两款打车软件我都装了,2个多月时间,一个软件就接了700多单生意,平均一天能接20多个单子,最好的时候能接30多个单子,单子越多,打车软件公司的奖励金额就越多,算下来,一个月可以多挣2000多元。这么实惠的事,当然很受欢迎。”
“以往开车,路上总有广播伴随,现在订单一多,您还有时间听广播吗?”“确实很少听了,一个礼拜听不了三两次,有时候觉得真有点忙不过来,但开车是个技术活,要保证安全第一。”张师傅还坦言,打车软件确实为市民出行提供了便利,但是对于一些不会使用软件叫车的人,其实是增加了打车的难度,如果我的车被预约了,中途就不会再拉别的乘客。另外,张师傅还建议,新手的哥,本身对路况等方面都不熟悉,途中再使用软件,难免存在不安全因素,最好不要盲目安装。
频繁用打车软件驾驶安全存隐患
同样使用打车软件,的哥李师傅有不同意见:“我装打车软件,主要是为了拓宽拉乘客的渠道,软件能提供方位信息,让我知道哪块打车的人较集中,但是我认为不能完全依赖这个软件,有时候你接了订单,结果大老远跑过去,乘客却已经坐别的车走了,这中间的费用还是得自己承担,所以得理性使用。像我用这个软件,一般都是在下客的时候,顺道看看附近有没有乘客坐车的,尽量减少空驶。现在两款打车软件都有优惠,等优惠结束后,才能知道到底实用不实用。”
市民侯先生说:“前天下午坐出租车回家,一路上,司机光顾看软件,问了我3遍要去哪,当时坐在旁边还真是捏一把汗。”
软件叫车对“招手”打车是一种挑战
西安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王国琪认为,叫车软件是一个新鲜事物,目前应该说还处在观望阶段。软件叫车,对传统的“招手”打车模式是一种挑战。司机能多挣,乘客能少掏,从目前的市场来看,叫车软件较有竞争力,但价格体系缺少行业规定,是否能长久有待考证。凡事都有利弊,打车软件的流行从目前来看确实方便、快捷,但在使用软件叫车过程中,若发生纠纷、投诉,谁来处理?对于出租车管理方来说,这就需要考虑。另外,用软件叫车可能方便了不少人,但那些不会使用软件的人怎么办,他们打车会不会变得更难。所以,建议出租车管理方能加强行业监管,打车软件如果真的能持久为老百姓带来便捷和实惠,真正意义上缓解打车难,那么也是值得推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