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宁陕县医院:9层豪华大楼 仅有28名正式医生
宁陕县医院大楼很是气派,但是医生的流失严重影响到了医院的正常工作
宁陕县医院,9层豪华大楼,仅有28名正式医生,大批骨干医生离开;一些乡镇卫生院缺医生更缺病人,医疗设备静静地躺在墙角……
2014年医改重中之重的县级公立医院,如何能解决“医荒”问题,打破“国家的钱向下走,病人和医生却向上涌”的怪圈?病人来了,医生走了。这几乎是国内很多县级医院最大的困扰。
一方面,医改推进,县级医院的门急诊人数正逐年增加;另一方面,医生流失、人才匮乏,让一些县级医院很艰难。
与县级医院不同,“双缺”是一些乡镇卫生机构的现实。政策扶持下,高昂设备进来了,却缺少会操作的医生,也等不来几个用它的患者。本报记者近日的调查中,有一个乡镇卫生服务中心11天仅接诊7人。
如何解决县级“医荒”问题,或成为啃下公立医院改革这块“硬骨头”的关键。就像采访中,宁陕县医院院长陈玖浩所说,现在最大的问题不是钱,而是没人。
缺少医生,无疑是宁陕县医院目前最头痛的事。
该院始建于1950年,现有职工205名,临床一线的执业医师仅28名,但2013年,医院的门急诊多达10万余人次。
与此相伴随的,是大批骨干医生的陆续离职,孙晓暑、邱会敏、岳友莲、杜德胜、徐和林、武琪、张天友、鲁……一名医生向记者细数昔日同事的名字。据他统计,近几年离职的医生有近20人,近乎占到医院半数骨干。
在一些医生眼里,管理的混乱导致人才流失。而该医院党支部书记、副院长吕宣益认为,流失客观原因居多。有点经验的医生都想去更好的地方,刚毕业的大学生来了,“执业医师资格证”一拿,能走的大多也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