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3月20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国内

  从24岁开始,他就拖着一条残疾的腿,为长眠在华山脚下的革命英烈守墓,这一守就是30多年。他就是华阴市“十佳退伍军人”、“伤残荣誉军人”张顺京。

  1979年,张顺京在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光荣负伤,被评为一级伤残革命军人。1982年退伍后,张顺京向组织部门主动申请到华山革命公墓做了一名守墓人。

  张顺京说:“这里安葬着为革命而牺牲的老红军、老八路,还有和我一起参加对越反击战牺牲的战友,和他们相比,我是幸福的,因为我还活着,所以我要守着他们的墓,让他们不孤独、不寂寞。”

  当初的烈士陵园,设施很差,野草荒芜,回想起来,张顺京的妻子胡海燕仍非常感慨:“当时这里还没有通电,吃水要到一公里外的山区去挑。夏天闷热,打开门窗,就有蛇虫爬进来,经常在惊吓中度日。”

  多年来,张顺京拖着一条残疾的腿,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各类困难,一边清理烈士陵园内的杂草、打扫卫生,栽种花草树木,改善生活环境,一边打报告,争取上级专项资金,修建墓碑、骨灰堂,改善革命公墓的基础设施。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如今的烈士陵园环境幽雅、绿树成荫、道路笔直、松柏常青,红墨相间的大理石墓座排列整齐有序,安放骨灰的“天福堂”庄严肃穆。一位前来祭奠先烈的群众说:“我经常组织大家到烈士陵园祭奠先烈,这里的环境、设施今非昔比,良好的祭奠环境,更让我们怀念先烈,珍惜今天美好生活。”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感人事迹,张顺京在做好守墓工作的同时,还认真整理烈士英雄事迹,义务向前来悼念革命先烈的党政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驻地部队官兵、学校师生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截至目前,已有近万名社会各界人士在华山烈士陵园接受过爱国主义传统教育。

编辑:白玫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华商网首页 | 新闻 | 论坛 | 视频 | 娱乐 | 体育 | 数码 | 财经 | 家居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嗨吃 | 婚嫁 | 旅游 | 潮购 | 交友 | 母婴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