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书店打出了励志类图书论斤出售的广告。王启明摄
小读者在江苏南京一书城挑选励志书。安 心摄
“正能量”图书跟风也成风
“跪求推荐几本励志图书。”近来,在豆瓣、百度贴吧等网站上,类似的求书帖子屡见不鲜。在网友给出的推荐书目里,标题中带有“正能量”三个字的图书颇受青睐。2012年以来,“正能量”一词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相关图书大量涌现。特别是在《正能量》一书畅销后,各种打着“正能量”旗号的图书纷纷出笼。一时间,“正能量”成了心理自助类图书中的明星。
图书市场数据公司开卷所提供的数据显示,2012年度开卷监控的含有“正能量”关键词的图书共有35种,而这一数据到2013年激增至262种,增长了7倍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书名或主题中包含“正能量”一词的图书超过1200种。内容、题材无所不包:从成功励志到心理抚慰,从职场经验到人际交往,从演讲口才到出国留学,从公司创业到童话故事,乃至炒股和中小学教辅材料也都冠以“正能量”。
这些图书标题类似,有的只是在“正能量”一词后加上后缀,比如《正能量:用信念改变自己》《正能量:职业经理人的养成》《正能量:写给年轻人的99条幸福法则》等。此外,就连封面也惊人地相似。
“这是典型的跟风出版。”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郝振省说,“跟风”是我国出版界的一个老毛病了。他介绍说,所谓跟风出版大致有三类:选题跟风、形式跟风和作者跟风。一种选题畅销了,相同或类似选题就迅速上马;在书名、封面、版式、开本等形式上模仿畅销作品;某位作家的作品畅销了,就在作者名字上做手脚,用“全庸”来鱼目混珠“金庸”是典型例子;此外,某类作家比如美女作家畅销了、校园作者畅销了,就迅速推出同类作家的作品。郝振省说,跟风出版难有精品力作。“出版者急于搭上顺风车,在内容上七拼八凑,把关不严,质量可想而知。”
一位出版社的编辑认为,相比其他图书,励志图书门槛低,销售利润却比较可观,大量雷同的“正能量”图书上市目的正是追逐商业利益。据开卷公司统计,心理自助类图书的销售码洋已经占到社科图书总体码洋的18%左右。
“正能量”图书内容质量堪忧
许多“正能量”图书都在封面或腰封打上名人推荐语,乔布斯、比尔·盖茨、奥巴马、马云、李嘉诚等政商名人是最常见的推荐者。有些推荐语显得颇为惊人,比如《正能量:从苏格拉底到乔布斯一直受用的六度空间》一书在封面上写道:“马克使用正能量之后30天内,薪水翻了一倍;罗斯使用正能量4个星期后,自己的公司扭亏为盈;朱莉使用正能量两个月后,成功跳槽到500强企业管理层;艾文实用(原文如此)正能量一年时间里,结识了300多位客户……”
如果说过度宣传、虚假宣传仅仅是营销上的噱头,那么内容上的良莠不齐就颇令人担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