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3月30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村民石师傅家的水龙头三年没通水,取水要走数公里本报记者张小刚摄

  本报铜川讯(记者张小刚)去年,本报报道了宜君县云梦乡山长河村村民家里水龙头已安装两年多,但一直未能通水,百余户村民每天要到数公里外的取水点拉水一事。3月28日,记者了解到,尽管相关部门一年前就着手解决该村村民吃水难的问题,但饮水项目至今没有进展。

  和一年前一样家家拉水吃

  28日,记者来到位于宜君县南部旱塬区的山长河村,情况和去年记者来这里看到的情况几乎一样,家家户户院子里都备着大水桶,每天用三轮车从数公里外的地方拉水回来吃。

  “还是没水,这水龙头都成摆设了。”在山长河新村,村民石师傅指着院子里的水龙头说,由于没有水源,村民家里的水龙头已安装3年多,但至今未盼来水。“宁愿给吃一个馍,不给喝一碗水。”石师傅妻子的这句话代表了村民对吃水难问题的一个心态。采访中,许多村民都用“水比油贵”来形容吃水难的现状。

  地处汉塬,吃水难问题一直存在。2010年,宜君县以工代赈办筹资40万元,为山长河村打了一口130米的深水井,同时建了泵房、蓄水池,铺设了管道,家家户户都安装上水龙头。但由于这口机井没有水,村民家里的水龙头也就成了摆设,至今未盼来自来水。目前村民取水的地方要翻过一个山沟,三轮车来回走在坑洼不平的山路上很不安全。

  引水计划报了近一年还未批

  去年也是3月,记者来该村采访,村民正为吃水问题犯愁。67岁的孟竹财老人尽管腿脚不便,还是要每天来回半个多小时自己挑水吃。一些家里只有老人和小孩的留守家庭甚至不得不花钱买水。随后本报对该村村民吃水问题做了报道,宜君县相关部门高度重视,表示将尽快解决水源问题,并给村上的困难家庭发“用水补助”,帮助过渡。

  据山长河村村委会主任夏木青介绍,去年4月,市、县、乡三级政府相关部门来村进行了实地调研,重新测了两个水源点,并形成计划报了上去,但不知何故至今未批。“后面也没人再来了,问相关人员也没有答复。”夏木青说。

  “我以为问题早就解决了。”铜川市水务局副局长潘和平对此事表示“很吃惊”。据该局防汛抗旱办一位姓武的工作人员介绍,他们以项目的形式已将解决山长河村民吃水问题报给了省防汛抗旱办,但资金一直未批。同时,他们还筹划以打水窖的办法解决该问题,但同样面临资金问题。

  去年,该村村民孟苏民将村民吃水难问题写信反映给市长,几天前他又一次给市长写信希望村民吃水难问题早一点得到解决。

  这位常年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细节:现在回到村里,老乡们看到他为吃水问题而焦虑奔波,反倒显得很平静,有时还不忘安慰他两句,“几十年都这样过来了,已经习惯了,少洗衣服不洗澡,渴不死就行了。”

  “听着这样的‘安慰’,我都为老乡们的‘平静’感到心痛。”孟苏民说。

编辑:手瓜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华商网首页 | 新闻 | 论坛 | 视频 | 娱乐 | 体育 | 数码 | 财经 | 家居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嗨吃 | 婚嫁 | 旅游 | 潮购 | 交友 | 母婴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