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4月08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国内

  几千人对战只为一个岗位,前几年公务员考试的盛况还历历在目,不过今年一些公务员偷偷投简历给猎头机构,加入了跳槽大军。在杭州某猎头公司的简历库里,今年出现了不少公务员的身影。公司负责人介绍:投简历的公务员都比较年轻,年龄在30岁到35岁之间,普通科员。打算跳槽的公务员主要是两种情况:一种嫌收入太少,趁着年轻出去闯一下;另一种是升职机会渺茫,不如另寻他途。

  公务员跳槽其实不算新闻,但为何不敢堂堂正正地去投简历,却要偷偷投简历给猎头公司呢?仿佛在做一件见不得人的事。

  八项规定对公务员隐性福利的压缩,加上多年来工资一直未涨,还有舆论监督力度的加大以及媒体对这个群体的种种偏见,特别是多数公务员晋升通道的窄化,公务员这个昔日铁饭碗的相对优越感不断降低。曾经是稳定象征、让年轻人趋之若鹜、只进不出的职业已经出现不小的动荡:虽然没有像一些媒体渲染的那样出现“辞职下海潮”,但诱惑力显然已大为下降,不少人起码已经有了离职之心。

  想辞职的公务员偷偷地投简历,表现的是其对这份工作矛盾纠结的心态:不甘心拴死在这棵不死不活的树上,很想离开,又舍不得放弃这个来之不易的饭碗;对自己在体制中能力的退化充满焦虑,又对可能的市场竞争充满不确定和不自信。偷偷地投简历,是对前途充满彷徨中的小心尝试,既迈出一步又留了条后路。

  对一些公务员来说,这个职业已经成为一个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他们很想放弃,但舍不得体制内的福利。八项规定和种种禁令确实撼动了公务员部分福利,但只是一些隐性的福利,从购物卡到高档烟酒之类,本就见不得阳光,实际上真正使这个职业有比较优势的那些利益,改革根本没有触动。比如住房,虽然住房改革后的分房少了,但不少单位都有给公务员的福利房,一些房子说是租,其实就是象征性地每月给一点儿房租,只要占着住着,就不会赶人,实际上就是房主。一些公务员在市场上买了房后,仍然占着这种福利房出租获得利益。一旦辞职离开公务员岗位,就得交房,失去很大一块利益。多少人舍得?房子是困扰着当下年轻人最大的社会压力,而公务员却有体制羽翼的保护,这是最大的既得利益。

  除此之外,还有养老、医疗和教育等方面的公务员红利,尤其是养老保障,养老双轨制下,公务员相比其他群体拥有很大的优势,不用交养老保险却能享受着比那些交养老保险的人更高的退休金。与好几个公务员朋友交流过这个话题,他们辞职之心蠢蠢欲动,让他们恋恋不舍和始终下不了决心的,就是这些福利。因为这些福利的诱惑,体制对一些人有着巨大的诱惑,他们的信条就是“死也要死在体制里”。

  一般选择当公务员的人都比较保守,稳定至上,不敢面对风险。所以当他们面对“留下还是离开体制”这种选择的时候,也必然会将稳定放在第一位,给自己留一条退路。如果公开地投简历,就是对这个职业义无反顾的离弃,即使没有找到新的工作,这个岗位肯定是呆不下去了。可偷偷地投,万一后悔起码还有回旋余地。

  想离开的公务员偷偷地投简历,说明这个职业还没有形成“能进能出”的人才正常流动机制和退出机制。进去的人很多,出来的人很少,进去被认为“正常”,而退出就被当成异类。当上公务员,会被看成是“捧到了铁饭碗”,当上了官,让家人很有面子;而一旦离开,则会被社会看作“在里面混得不行”,是不是犯了错误或混不下去了才离开?体制外跳槽已经越来越自由,但体制内还是一种禁忌。这种氛围下,也让想离开的人将此当成了一个敏感话题,只能偷偷地离开。

编辑:王秋阳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华商网首页 | 新闻 | 论坛 | 视频 | 娱乐 | 体育 | 数码 | 财经 | 家居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嗨吃 | 婚嫁 | 旅游 | 潮购 | 交友 | 母婴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