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4月13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国际

  据法国《费加罗报》网站4月12日报道,近日,美国纽约大学制作了一部题为“城市化”的视频,视频中甄选了全球30座城市,对它们近200年来的城市化进程进行了简要介绍。据预测,2050年前,将会有70%的世界人口居住在城市当中,制作该视频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人们对即将来临的“城市人潮”做好准备。

  罗马并非一日建成,巴黎亦是如此。在该段视频中,作者利用54秒的时间为我们呈现了1800年到2000年间大巴黎地区的城市发展情况。据统计,在近200年的时间中,巴黎大区的居民数量从58万递增到952万。

  法国历史学家、国家科研院研究员、巴黎一大20世纪社会史研究员埃马努埃尔 贝朗热(Emmanuel Bellanger)指出,城市人口的增长源于人类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发展同时带动了其周边郊区的发展。来自外乡或异乡的人们大都选择来到大都市进行发展。

  19世纪的巴黎因历经多次战火,城市已变得破败不堪。自1830年起,巴黎城内大兴土木,搞起了城市建设。1832年为应对霍乱,首先对位于巴黎市中心的朗比托街进行了整治改造,该地区的卫生条件得到大幅改善。

  1852年,拿破仑三世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1859年他任命塞纳大省省长、巴黎警察局长乔治 欧仁 奥斯曼男爵(Eug ne Haussmann)负责巴黎的大规模城市改造。奥斯曼拆除了巴黎的外城墙,建设环城路,在旧城区开辟出许多笔直的林荫大道,并建设了众多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广场、公园、住宅区、医院、火车站、图书馆、学校,以及公共喷泉和街心雕塑,还利用巴黎地下纵横交错的旧石矿建造了城市给排水系统。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巴黎并未遭受严重破坏,巴黎周边地区也在这一时期有了较快的发展。1930年,法国逆城市化现象显现,时年居住在巴黎郊区的居民总数超过了居住在巴黎城内的市民。随着巴黎周边郊区的发展,问题也随之而来。这些郊区的执政权大多掌握在法国共产党手中,1935年法国共产党就控制着巴黎周边地区的26个市镇,这让执政者心有所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改善贫困居民的居住条件,缩小社会差距,巴黎郊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房屋翻修工程。

  法国在二战后走上经济振兴之路,经历“光辉30年”成为全球第五大经济体,跻身西方七大工业发达国家之列。在此期间,法国也大力发展社会住房建设。在巴黎周边郊区改善棚户区居民居住条件,建设低租金住房,使巴黎的外来人口能够有地所居。20世纪60年代,政府的城市建设政策得以落实,巴黎大区的概念也逐渐形成。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有不少人提出反对意见,认为行政大区的建设会再次带来城市化效应。

  60年代末,为引导城市扩张,实现多极化的城市发展目标,法国进行了一系列新城市建设项目。建设了包括埃夫里、塞尔吉-蓬图瓦兹、圣康坦、瓦勒德勒伊和马恩拉瓦莱在内的五座新城。然而这一新的城市建设理念却因为城市周边地区的快速无序发展而遭受破坏。为应对城市住房紧张和租金上涨等问题,居民在居住问题上依旧我行我素,政府也并未严格执行其制定的城市建设规划。因此,近几十年来,巴黎周边郊区的发展成为大巴黎地区发展中不得不面临的难题。

编辑:曹静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华商网首页 | 新闻 | 论坛 | 视频 | 娱乐 | 体育 | 数码 | 财经 | 家居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嗨吃 | 婚嫁 | 旅游 | 潮购 | 交友 | 母婴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