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尝周播
自言没这么强的信心
记者:如果让您自己来评价,您觉得《舌尖2》跟《舌尖1》相比如何?
陈晓卿:我自己觉得《舌尖2》比《舌尖1》好看,《舌尖2》是把故事和解馋放在一起了。因为制作周期太短,《舌尖1》在表现中国人和食物的关系上并没有达到淋漓尽致,当时很多想表达的东西都没能放到片子里。《舌尖2》实际上是把《舌尖1》的缺失弥补掉。另外《舌尖2》还会有很多关于美食的小知识,比如说:为什么干的香菇比鲜的更好吃?我们会在片中给大家解释。
记者:《舌尖2》的播出日期为什么一再往后拖?现在改成周播,对收视有担忧吗?
陈晓卿:对一个节目来说,不可能要求每一集的整体质量都这么高,而且我们在开始拍摄的时候,没有做周播的设计,如果要做的话,应该不是这样做,肯定要有一个终极悬念。台里确定改周播之后,我们在结构上尽可能地调整,做后期的各种准备。我自己没有这么强的信心,因为周播一定要有非常强大的自信才能出来。国外的剧都是周播,我们谁要敢周播剧早死八遍了。但我们要做这种尝试,我也理解台领导的这种心情。我们可以对抗综艺节目,我们也开玩笑说自己是“舌尖上的小白鼠”。
记者:文化是需要时间积淀的,美食也是这样吗?
陈晓卿:一定是的,我希望通过空间上的相逢,带出食材的相逢,再往后就是历史线索上的相逢。举个例子,你今天在开封吃的小笼包已经不是正统的小笼包,但在杭州还可以找到,他们的包子馅还是很接近宋朝的那个配方,而现在杭州的西湖醋鱼和开封的鲤鱼烩面也是相通的。我想说的是,美食是相通的,人的命运也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