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5月07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本报西安5月6日电 (姜峰、张尚功)2013年7月,我国首次在秦岭以北、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野化放飞了32只朱鹮。近日传来好消息,这些野化放飞朱鹮中的一对“父母”成功孵化出了两只小朱鹮,标志着我国人工野化放飞国宝朱鹮取得了重大突破。

  据铜川市耀州区动管站工作人员曾建文介绍,编号为L32和L47的两只朱鹮都是第一次当父母,去年从陕西洋县来到秦岭以北放飞时,它们刚刚两岁。今年开春,两情相悦的它们就度起了“蜜月”,3月31号开始抱窝孵蛋。

  按照洋县、宁陕等地野外朱鹮孵蛋的经验,一般28天左右小鸟就出壳了,但新生的小朱鹮是孵化了31天才出壳。工作人员分析,这可能与前段时间连续阴冷天气有关,目前这个巢里还有朱鹮蛋正在孵化中。

  据了解,从上世纪80年代在陕西省洋县发现7只朱鹮以来,经过抢救性保护,这种濒临灭绝的珍贵鸟类在陕西境内已经恢复到1700多只。去年7月,我国首次在秦岭以北、铜川耀州区恢复朱鹮野外种群,这次成功孵化小朱鹮,标志着野化放飞取得了重大突破。

编辑:曹静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华商网首页 | 新闻 | 论坛 | 视频 | 娱乐 | 体育 | 数码 | 财经 | 家居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嗨吃 | 婚嫁 | 旅游 | 潮购 | 交友 | 母婴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