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村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侧记
沣东新城三桥街道和平村整洁的社区
4月30日上午,沣东新城三桥街道和平村村民白建康正在村里施工的村民安置楼工地巡查。作为监督工程建设的村民代表,他深感自己责任重大。“都是大家自己住的房子,要是出了问题,我这个村民监督代表咋有脸见乡党!”白建康说。但参观完工地,记者认为白建康的“担心”至少在目前看来是多余的,因为大气的设计,规范的施工,超宽的楼间距,都在向外界展示,这里建成之后将是一个特别人性化、特别宜居的楼盘。
这个用来安置拆迁村民的楼盘就是和平村自主城改的起点。“我们的城改是‘自主城改’,拆迁是先盖好安置楼,村民全部完成了搬迁,我们才会拆除老房子。”和平村宣传办公室主任吴允祥向记者介绍。
所谓的自主城改,就是村子自己实行城市化改造,主动走向城市化。而和平村有条件进行自主城改是因为,2008年集体经济比较发达的老先进村——和平村完成了集体经济股份化改造。通过建立和平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形成了归属清晰、权责明确、有法可依、保障有效、流转顺畅的现代农村产权制度。
产权制度改革完成后,和平村即积极申请,并于2010年被列为全市“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基地”,后通过市城改办、沣东新城城改办批复,明确其城中村改造工作正式纳入沣东新城2011年城改计划,由村新集体经济组织“西安和平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实施主体进行规划、设计和实施,随后批准了安置方案、项目备案等手续,为自主城改的实施提供了支撑。
2009年初和平村完成产权制度改革、决定自主城改后,即叫停全村一切新增建设,此后再无一砖一瓦建材入村。2009年5月起,先后召开村两委会、党员会和股东代表会、群众住家户代表会等百余次不同范围、各个类别的民主会议,形成《和平村城中村改造实施方案(草案)》,并挨家挨户反复征求意见,直到群众同意率达93%以上,才开始正式实施。 2011年7月一个月与群众全部签订拆迁协议,8月—11月三个月的时间里,全村406户(含41户居民户)、13.8万平方米的旧宅全部拆迁完毕、完成垃圾清运。其间无一例群访闹事、无加盖抢建真正实现了和谐拆迁。
为确保“自主城改”工作规范实施、有序进行,和平村经过民主会议研究讨论和集体考察,遴选了社会专业人才,于2012年4月组建了城改项目建设管理公司,村民(股东)代表同步跟进、全程参与和监督。2012年5月,委托省招标办向社会公开发标。2012年11月9日选定了具备国家建筑一级资质且有着良好声誉和业绩的三家施工单位相继进入工地;同时,两个优良的监理公司和村民代表进入工地,确保工程质量与管理公开有序。从2013年2月开始,到2013年10月16日,首期村民安置楼与“和平·春天”项目计20万平方米、26层的高质量主体建设,顺利封顶。项目的建设质量、安全管理和建设速度等,均赢得了业界及社会的好评。目前,已有28万平方米封顶、占到总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的近3/4。近期,村集体计划于2014年7月,将已封顶的5万平方米安置楼,分给群众,以便借助送货电梯将装修的沙子等重型建材运送到户,以减少未来对载人电梯的超负荷使用。
说起,和平村自主城改的经验,吴允祥介绍,首先村内充分发扬民主、公开透明办事。“自主城改实施各环节,始终坚持公开透明、民主决策,股东(村民)代表全程参与、全程监督,这样让大家心里真正亮堂,也杜绝了可能滋生的腐败等其他社会问题。”吴允祥说。
和平村在自主城改中,始终把村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更多地让利于民,拓宽共富之路。例如,和平村在“自主城改”进展中,尽量保留原来沿街的门店和商业原貌,使其能够正常运营;和平工业园的绝大多数企业生产经营也未受到丝毫影响,在保证政府税收的同时,群众就业、购物等日常生活得以平稳延续,集体收入、群众分配等都有了保证。近3年,村集体按承诺兑现了5万元/人的城改收益预支分配。同时,“自主城改”完成后,所有收益归集体,既壮大了集体经济,也进一步提高了群众的共富水平,真正实现了最大限度让利于民、让村民带着资产和就业进城,从而夯实区域长久繁荣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