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份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在家上学研究报告(2013)》引起广泛关注。
报告显示, 目前活跃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在家上学群体规模约1.8万人,这包括学生、家长、教师及其他相关者。其中,上海排在山东、四川之后位列第六,约有300人。
因教育多元化等上海排名第六
在家上学群体规模排名前三位的省市依次是广东、浙江和北京,均位于东部,其中广东精确统计有1459人。这可能与东部地区的经济文化水平更高,公众教育观念更开放有关。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上海在家上学人数之所以远低于广东,仅在全国排名第六,主要是因为上海人口基数远低于广东等省份;其次,上海现有的教育机制已经比较多元化,即使家长对国内教育不满,也会把孩子送到国际班或者直接送出国读书。
报告显示,该群体的家庭月收入位于高低两端。其中,0.5万-1万元的家庭最多,占30.73%;0.5万元以下的家庭紧随其后;月收入5万元以上的家庭接近10%。
选择在家上学的以男孩为主,占62.30%。熊丙奇认为,这可能与传统的教育对男孩的个性打压较女孩更甚有关,“传统的教育以记忆为主,对女孩来说更具优势。”
此外,大多数在家上学的孩子处于小学阶段,年龄在4岁至10岁的占60.42%;较少处于初高中阶段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中考、高考仍是中国家长不得不面对的、难以逾越的“坎儿”。
超七成家长有大专及以上学历
正是教育理念的不同使得很多家庭选择在家上学。
报告显示,在选择在家上学原因中最多的是由于“不认同学校的教育理念”,占54.19%;第二是由于“学校进度过慢”,占9.50%;第三是由于“孩子在学校没有得到充分尊重”,占7.26%。
家长的学历也和在家上学密切相关。报告显示,75.42%的家长有着大专及以上学历。拥有本科学历的家长最多,占37.99%,高中学历的家长最少,占3.35%。
对于幼儿园毕业后和义务教育阶段后孩子的打算,多数家长都选择“继续在家上学”,分别占45.25%和41.90%;对于高中毕业后孩子的打算,选择“出国留学”的家长最多,占35.75%,其次是选择“参加高考,进入大学学习”,占34.08%。
没有衡量“家教”质量的标准
“在家上学”在欧美国家也较为常见。据美国家庭教育研究院估计,2010年有204万在家上学的孩子,占全国学龄人群的4%。
“让孩子们在家上学是一个很冒险的选择,需要家长有非常多的精力、耐心和能力。”耶鲁大学儿童研究中心心理学专家维吉尼亚·M·希勒昨日告诉早报记者。
目前,美国已具备成熟的家校联合机制,“在家上学”的孩子随时进入公立或私立学校继续学习,而公立学校的设施也向“在家上学”的孩子开放。
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克里斯·德迪指出,这种对接模式很有挑战,毕竟没有衡量“家教”质量的标准,孩子学业水平有很大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