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6月10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大唐帝都房价高 租房很流行

  大唐东市基本是奢侈品商城,周围高档住宅不少,不过很多人也是租住的,因这里官脉亨通、方便交流,各地进京等待分配、调选的官员,中了进士等待分官的学子,都是这一片的常客,当然多以短租为主,毕竟这里租金不菲。阿房纳闷了:“难道政府不给那些公务员分房子?”

  算命先生听后哈哈大笑:“除了高官重臣,中下层官员的房子都得自己解决。姚崇宰相听过吧,因买不起离皇宫近的房子,只能买到偏远的地方,上下班很不方便。后来皇上知道了,给他在皇城附近租了间高级套房。”

  “这么说,中产阶级买房也不容易?”阿房好奇心大起。

  “那当然,我朝大诗人白居易你一定很熟悉,人家诗歌名动天下,还是五品朝廷命官,可二十年都买不起京城的房子,最后只能将房子买到渭南,平时上朝就租房住。这个可有白大人的诗《卜居》为证:‘游宦京都二十春,贫中无处可安贫。长羡蜗牛犹有舍,不如硕鼠解藏身。’还有韩愈,牛人一个啊,官做得比白居易还大,在朝为官十多年才置下房产。其他普通人在京城买房有多难可想而知了,所以租房就流行起来了。”

  阿房啧啧称奇:“唐朝租房的理念蛮先进,值得推广,起码没有房奴”。

  房产垄断普遍有“房姐”“房叔”

  “那有没有出现大的房地产商呢?”阿房总喜欢拿现在的思维提问。

  “房地产商?”这个名词让算命先生一愣,阿房解释后他才明白过来。

  “别看堂堂长安城上百万人口,天下第一,可大部分房产被小部分人垄断着。其中最著名的,一个是中宗嫡女长宁公主,买房圈地上瘾了,从长安到东都洛阳,连封带买,称得上是货真价实的‘房姐’。还有一个是大富商窦乂(开元时代长安首富),在大唐西市南边买下一片洼地,后来开发成商铺住宅,可算是一等一的‘房叔’了。而且房子也是三六九等差别很大,普通老百姓住的房子,好点的有土坯、木料,差点的就是个茅屋罢了。还有不少人,连茅屋都没有。”

  听完介绍,阿房觉得,唐朝房地产有两个隐患,一是垄断太集中,二是对老百姓住房需求关心不够,以至于杜甫也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感慨。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房叔”“房姐”越来越多,无房飘零者越来越众,难免会出乱子。

  算命先生听了这些似懂非懂,“这天下都是李家的,给老百姓盖房子,这道理说不通啊。如果真的没有房子流浪乞讨,遍及长安的各大寺庙都是救济施舍的地方,可以去那里。”

  曾推行“房产税”阻挠太大失败

  “先生,朝廷有没有专门向那些有房者征税呢?”阿房想到了他来的那个时代里,正被热议的房产税。

  “本来朝廷还真有过这个想法,并下诏实行了一段时间,可谁的房子多谁的税就多,那些‘房哥’、‘房姐’哪个是省油的灯,还不是要想方设法反对……”

  “看来繁盛如唐朝,在等级森严的背景下,老百姓想住有所居、安居乐业也是很难的……”阿房慨叹。

  “你这年轻人,眼光很犀利的嘛。大唐真是等级森严,比如盖房子,‘营缮令’就规定:三品以上堂舍,不得超过五间九架;平常百姓不得超过三间四架,并不得有装饰。但事实上,那些达官显贵盖房之奢华,早都违规违法了。”

  “那皇帝就不管?”阿房惊叫起来。“当然管。唐文宗(唐第十四代皇帝李昂,18岁登基,在位14年)就曾下诏限制城里大建豪宅的攀比风,还派御史台进行纠察弹劾。可那些豪门望族就去郊区、山里建别墅。”面对现实,算命先生一肚子牢骚。

  阿房正听着,倒计时提醒器突然响了,一眨眼他就回到穿越实验室。

  “天哪,100文钱还没给算命先生!”阿房大叫。

  本报记者马九器

  >>读者征文选登

  我回大唐做教书先生

  ■孙希荣

  退休小学教师、56岁的读者孙希荣说,假如回到大唐,他想做老师。他还以一篇征文,详述了自己的“大唐教师梦”:

  泱泱大唐,让人魂牵梦绕。若能穿越,我很想回大唐做一位教书的先生。每天身着长衫,整日与三五学童为伴,之乎者也、吟诗作对、填词操琴,倒也是一件十分惬意的事。

  闲暇时,手执折扇,腰挂酒壶,行走于市井街巷,穿梭于人群中,这儿瞧瞧,那儿看看。

  遇到斗鸡斗蟋蟀,冲动之下,说不定我也会上去押两把,赚他个仨瓜俩枣。如果手气不好,须赶快走人,以免陷得太深。遇到歌坊,那可绝不能错过。因为此等悦视听、悦耳目的好去处,是极具诱惑力的。

  鉴于我是大诗人李白的忠实粉丝,他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诗句,也是我的人生信条,所以,如果从酒坊门前经过,进去喝上一两壶,也是极有可能的。喝酒时说不定会与李白不期而遇,如果有幸与他一起喝上两杯,那倒不失为一件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情。

  除了街市,我还会流连于市郊八水,头戴一顶草帽,手提一把钓竿,于水波平静之绿树阴浓处,盘膝打坐,悠然垂钓。远有隐隐青山,暖暖村舍相伴;近有葱葱绿树,茵茵芳草作陪。上有蓝天白云自由东西,下有碧水鹅鸭嬉戏左右;林间有黄鹂声声脆鸣婉转于耳,空中有紫燕翩翩倩影曼妙于目。至于鱼儿是否上钩,我是不会太在意的。

  若能遇到诗圣杜甫杜工部,我可要亲自到他居住的草堂去看一看,听一听那儿八月的秋风,看一看这位愤世嫉俗的现实主义的伟大诗人穷困潦倒的现实境遇,搞明白人们因“卷我屋上三重茅”所引起的质疑与误解。如果有可能,我很想拜访一下韩愈老先生,向他请教治学之道、为师之道,同他探讨现今教育上的诸如减负、素质教育、应试教育等问题。

  如有幸欣赏到大唐第一美人杨玉环的芳容,那穿越之行将更加圆满。不过话又说回来,要想一睹这位贵妃的芳容,其难度堪比登天。当然,如果去求高力士,委身改做一名小太监,兴许愿望也能实现。

  (感谢读者孙希荣投稿,本报将奉上价值300元海信智能电视盒一部)

  >>活动征集令

  如果能回到唐朝 你想做什么

  为让读者多方位了解西安的前身、古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唐朝时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城——长安,《华商报》“新丝路新梦想”系列报道,日前推出三项大型互动活动,邀请你参与。活动1:提问题“穿古寻家”。你家所在的地方,是千年之前唐长安城的什么场所?现在,你说地址,睛睛替你打探。

  活动2:写梦想“我回大唐做××”。活动开始才几天,已陆续收到多位读者的作品,有的要做老师,有的想做市长,有的要当皇帝……穿越回大唐,你想做什么?也赶快写篇文章(800字至1500字)畅想一下吧,我们会择优刊登的。

  活动3:手绘大唐长安版“清明上河图”。不论名家大师还是爱绘画的小朋友,我们都期待你来展示才艺,描绘心目中的大唐生活。你还可能成为我们征集的手绘唐长安版“清明上河图”的50名读者之一,快来报名吧。

  不论你是写梦想还是绘大唐,你的作品一旦在报纸上展示,都将获得价值300元海信智能电视盒一个。

  >>参与方式:

  活动1和3:可拨打《华商报》新闻热线029-88880000,或关注“华商报”官方微信(微信号:hsb88880000)提问或报名集体手绘。

  活动2和3:将文章、手绘作品照片发电子邮件至411102454@qq.com;或将文章、手绘作品送至华商报读者接待室(西安市含光北路156号)。 本报记者郭晓蓉

编辑:李晓飞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华商网首页 | 新闻 | 论坛 | 视频 | 娱乐 | 体育 | 数码 | 财经 | 家居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嗨吃 | 婚嫁 | 旅游 | 潮购 | 交友 | 母婴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