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7月16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

  7月15日,记者来到西安北郊沙河滩村,远远望着成千上万只站在电线上唧唧喳喳鸣叫的燕子,由不得人背起了小学语文课本里郑振铎《燕子》里的语句。眼前的这些小生灵,却与这个村子里的人们有着半个多世纪的情缘。它们白天在户外嬉戏,晚上则回到每家每户墙角、屋檐下的燕窝里休息。

  燕子与人同守一个家

  早就听人说过,西安市未央区六村堡街道办事处沙河滩村燕子成群。每年二三月份,燕子啄泥筑巢;六七月份,乳燕起窝纷飞。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该村,本想目睹燕子成群的景象,可无论田野、村巷、树林、村民的屋檐下,到处都静悄悄的,偶尔只能看到几只燕子在人们的头顶盘旋,村民们都按部就班地继续着各自的劳作、生活,一切看上去都非常平静。

  沿着村子北边一条东西巷子走进去,记者问一位蹲在门口吃早饭的老人:“哪里有成群结队的燕子?”老人嚼着饭菜非常自然地向身后扭了一下头,然后伸着脖子,焦急地将食物咽下去说,“都出去耍去了,屋里只剩下娃在窝里等着它爸它妈喂吃的呢。”

  在老人的指引下,记者走进这户人家的大铁门,门内过道左上方插线板上有一个燕子窝,三只未长大的小燕子从窝边探出小脑袋,机灵地望着人,其中一只小燕子跳到窝边,抖动了几下全身黑色的羽毛,张合着乳黄色的小嘴巴,发出叽叽的叫声。随着剪刀似的小尾巴向上一翘,燕窝下方雪白的墙壁上瞬间留下一条“黑线”。老人说,“看见没有?我去年秋天才粉刷的墙,让它们一家几口把屎给我拉满了。那个插线板也被老燕子垒成窝了,害怕把它们电着,我给这个插线板把电都断了。”

  西安西北角有个燕子村

  就在这时,一只燕子飞到窝边,三只小燕子顿时张大嘴巴,只见燕妈妈将一条小虫子塞到站在窝边刚刚拉屎的小燕子嘴里,接着又转身飞去。老人说,“燕妈妈和燕爸爸给燕娃子喂食不是轮流着喂,而是喂饱一只以后,再去喂另外一只。燕娃子都吃饱肚子以后,就蜷在窝里睡大觉,等到翅膀硬了,就跟着爸爸、妈妈出去耍去了。”

  “你对燕子的生活咋观察得这么仔细?”老人笑着说,“和燕子在一起生活了半辈子了,还能不了解它们?我们这村240多户人,谁家还没有几个燕子窝呀?人家都把我们沙河滩村叫‘燕子村’呢。”

  老人说完后,带着记者一家挨着一家,一口气走进12户村民家里,每家每户的大门内过道、屋檐、客厅、厨房等墙角处都有一个燕子窝,每个窝里都有三四只探着小脑袋的小燕子。每到一处,燕爸爸、燕妈妈都从人们的头顶、耳边飞来飞去,时而落在窝边,时而在房屋的窗台上跳跃。

  一个村子和燕子半个多世纪的情缘

  19时许,正值夕阳西下,成群结队的燕子不知道从哪里陆续飞了回来?像开会似的落在村道上方东向西长约150米的电线上跳跃着,唧唧喳喳地鸣叫着。无论村民们步行或者开着汽车、三轮车从路上经过,停留在人们头顶的燕子们则丝毫没有受到任何惊扰。人们似乎也习惯了这种场面,面对这种壮观的景象,显得十分自然、平静。

  陪着记者看了整整一天燕子的老人名叫戚西京,今年71岁,老家在河南巩义。老人说,沙河滩村只有60多年的历史,解放以前叫“梁家大院”,村子现在所处的位置都是渭河滩。从他跟着父母来这里住棚子开始,就有燕子天天飞来飞去,几十年过去了,燕子的数量始终有增无减。不光是他,整个村子里的人都是伴随着繁衍生息的燕子过来的。

  对于这种景象,老人说他们曾请教过动物专家,专家们认为,沙河滩村离渭河只有1.2公里,距城区偏远,环境非常安静,周围长满了杂草和树木,加上人们保护得好,燕子就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本报记者李永利

编辑:秦一乔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

华商网首页 | 新闻 | 论坛 | 视频 | 娱乐 | 体育 | 数码 | 财经 | 家居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嗨吃 | 婚嫁 | 旅游 | 潮购 | 交友 | 母婴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