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何良菊的照顾下,丈夫已经可以做些简单的动作 华商报记者 郑唯舒 摄
在西安城北公交六公司家属院里,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一个瘦小的女人带着两个男人在院子里散步。女人叫何良菊,高个子的是脑溢血留下残疾的丈夫,矮个子的是智力有障碍的小叔子。7月21日,华商报社区记者来到这个家属院,几位老人在树下乘凉。一提何良菊,老人们都说,“这个媳妇真不错,照顾那样的家庭,实在太不容易了”。
丈夫手术后留下后遗症时而清醒时而迷糊
何良菊50岁,丈夫2009年突发脑溢血丧失劳动力。
何良菊身材瘦小,说话语速很慢,但精神头很足,初次见面,很难看出她是一个背负了整个家庭生活重担的女人。
两室一厅的家收拾得非常干净,丈夫武建军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在妻子的照顾下,武建军气色很好。经过两次开颅手术的他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时而清醒时而迷糊。记者注意到,武建军的上衣口袋处缝着一块白色的布,上面详细工整地用圆珠笔写着他的病情和家人以及社区的联系方式。
上个月,家里迎来了新生命的降临,何良菊特别高兴,围着孙女和媳妇忙前忙后,疏于对武建军的看护。结果武建军跑丢了两次,她便在丈夫常穿的衣服和裤子上都缝上了这样的布条。
小叔子犯病时把她打得满脸是血气愤过后她又接他回来
1994年起,当时还健康的武建军和妻子何良菊就担负起了照顾武建军弟弟的责任。小叔子曾受过刺激,智力有些问题,犯了病甚至对哥嫂也动拳脚。家委会刘艳主任说,曾经见过何良菊被小叔子打过两次,一次把牙都打掉了,嘴巴还缝了三针。现在何良菊嘴唇上的疤痕还清晰可见。
“内退后,我在单位看大门,小叔子那天突然跑过来对着我的脸就是一拳,当时血流满脸。我一气之下报了警,但后来恢复了理智,加上于心不忍就撤了案。无论他怎么对我,他都是我们的家人。”何良菊说。
丈夫健康时她基本没吃过苦家境急转直下她不离不弃
“几年前她丈夫还健康时,家庭条件还是不错的。丈夫病倒,家境急转直下,能做到不离不弃,真不容易。”刘艳说。
武建军是家里的长子,过去里里外外都是他一人操持,智障的弟弟也主要是他在照顾。在丈夫的呵护下,何良菊基本没吃过什么苦。
武建军病倒后,为了让丈夫重新站起来,何良菊几乎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我们一直过得挺省,我20多年没烫过头发,也不留短发,因为短发总要修剪,浪费钱。”何良菊说,去年儿子结婚,孩子一再要求,她才去烫了个头。
30年的婚姻,夫妻二人一直恩恩爱爱,何良菊说,她从来都没有想过要离开。“丈夫心里最记挂的两个人,一个是他弟弟,一个是我。他病倒后,照顾弟弟就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何良菊说。
武建军虽然现在整天糊里糊涂,但谁只要给他个好吃的,他准拿回家给妻子和弟弟。去年一位病友送给武建军一块蛋糕,他舍不得吃,装在口袋里带回家,“你吃,咱俩一起吃。”蛋糕已经在公交车上被挤得稀烂,何良菊看着这个曾经为她遮风挡雨的男人,感动得无法言语。
原本儿子还能帮她搭把手不料却出了车祸
“她的丈夫能重新站起来,可以说是一个奇迹。我们院子里也有很多脑溢血的人,很少有人能像她丈夫恢复得这样好。”家委会工作人员小冯说。
何良菊深知康复治疗的重要,丈夫出院后,她坚持带丈夫定期做针灸和理疗。何良菊的儿子武彬今年26岁,5年前父亲病倒后,他开始帮助妈妈照顾父亲和叔叔。“儿子这些年也帮了我不少忙,他父亲瘫痪在床时,需要一小时一次定时按摩。他就把手机调成定时提醒,闹铃一响他立刻起来给父亲按摩。”昨日,武彬在电话中说:“看见之前没有受过什么苦的母亲要照顾父亲和叔叔,真怕她再倒下。现在母亲还要照顾我媳妇和孩子,我自己的腿又受伤,没有办法帮她,心里十分着急。”
原来,就在上周,武彬骑着电动车被一辆出租车撞倒,左腿韧带撕裂。
照顾家人都是分内事还有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现在,何良菊要面对的是一人照顾一家五口的生活。何良菊说她现在每次心里堵的时候、觉得撑不下去时,就找人聊聊,实在不行了就看看书。
在何良菊家简陋的茶几上放着几本书,有《简·爱》、《胡雪岩的启示和智慧》等。她说,自己经常用书中主人公的故事鼓励自己,“我不想让别人瞧不起,也不怕别人对我的讽刺和挖苦。”
“人要经得住大起大落,家中的光景虽然不好,但我要以平常心去对待。现在我们俩都有退休工资,会好起来的。照顾家人都是分内事,还有更多比我们还需要帮助的人。”何良菊说。
华商报社区记者郑唯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