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墅不叫别墅,叫“林庄”华东在线网站综合报道
从没有上锁的A14号往林子走约80米,林中出现了一条约20米宽的中空地带,一眼望去,整排的木屋小楼,每幢间隔数十米。首先跳入记者眼中的,是一幢3层高木屋,主体建筑约150平方米,红色琉璃瓦顶,木质外墙,还带有户外平台及小院花园。一层离地面高约1米,小楼底部均建在水泥柱地基上。小楼正面,一条10米长的小道直通河边亲水平台,整个格局充满欧式风情。
当记者向村民陈阿姨了解这些建在树林深处的别墅时,陈阿姨纠正了记者的叫法,“这些不叫别墅,他们喜欢叫‘林庄’,那些业主也喜欢别人叫他们‘庄主’。”
来源:华东在线资讯中心
至于这片树林里到底建了多少幢“林庄”,陈阿姨称从没认真数过,但肯定不少于20幢,其中还有一大部分建在公路对面的B区。
记者来到B区,同样是宽几十米的中空地带,“林庄”占地面积更大,其中B12号超过500平方米,除主体二层半高的建筑外,还修起了木桥、茅草屋、水池、小亭等。“林庄”的间隔也更大,有的达上百米。
走访过程中,记者共敲了10余幢“林庄”的门,屋内均没人应答,其中在A14号,透过一楼的玻璃窗户,可以看到屋内装饰豪华、家电齐全,连玻璃窗户上也很少有灰尘。记者随后逐一清点,A区加B区,共计建有27幢林庄。
华东在线网站综合报道
村民:搞“林家乐”根本就是借口
丁老伯在新光村已居住了近30年,原来是附近农场的一名农民。在他的记忆里,这片位于新光村路两侧的土地,以前全部是农田。“当时这条路也很小,一直到河边,全都种着水稻和蔬菜。后来收成不好了,也曾荒废过很长一段时间。”丁老伯说,直至2003年、2004年左右,为增加绿化面积,有部分土地种上了树木,几年下来,这里已变成一片茂密的树林。
“从2009年底开始,先是有人修路,本来以为是好事,但接着树林就被人用铁丝网给围了起来,并有人开始砍伐、移植树木,清地盘,建房子。”陈阿姨也是新光村的老居民,说起这些“林庄”,她显得有些激动。“这些树长大不容易,2010年时,不知道砍了多少,就是为了腾出地来给他们建房子。”看到树林被砍,村民们曾向镇里及相关部门投诉过,但没人管。
“当时有人曾解释称,要在这里开发搞旅游,所以才造了这么多房子。”丁老伯说,事后村民发现,根本就跟旅游开发没有一点关系,周一至周五,这边几乎没什么人来,但一到周末,这里就会变得很热闹。“来的都是好车,主要是户主来度假或带朋友来玩的。烧烤、钓鱼什么都有,房子里装修非常豪华,比五星级宾馆还好,有时音乐声音还开得很大。基本上都是他们自娱自乐,我们这边很少有游客或陌生人来,也没听说他们对外营业。”
陈阿姨及村民孙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这些“林庄”开建之时,也曾听到想将此处开发成“林家乐”,以拉动观光旅游的说法。“所谓‘林家乐’根本就是个借口,房子建好都几年了,其他什么设施都没有,只看到他们户主在自己家里躲着乐,这里原来是农田,在上面建房子根本就是违法建筑。”孙先生说,“林庄”其实就是这些“庄主”的私人“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