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产妇父亲改口 对“产妇死亡”不能止于医德批判
死亡产妇父亲改口 对“产妇死亡”不能止于医德批判
死亡产妇父亲改口 对“产妇死亡”不能止于医德批判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湖南湘潭县妇幼保健院的产妇死亡事件已经发生数日,事件的详情仍在调查当中。前天晚上8点左右,经医疗纠纷技术鉴定组与死者张宇家属沟通协商,死者家属同意进行尸体解剖,并履行了法定手续。湘潭市法检所法医于晚上9点30分左右在湘潭市殡仪馆进行了尸体解剖,晚上11点解剖完成,解剖标本由市法检所保管。患者家属对鉴定程序没有异议并确认签字,同时也抽取了相关鉴定专家。
昨天早上,由湘潭市法检所和湘潭县公安局干警、县妇幼保健院和死者家属代表共同将尸体解剖标本送往广州市中山医院大学进行尸体标本鉴定。目前,医患双方情绪稳定,各项工作正在有序进行。湘潭县卫生局表示,初步判断,湘潭县妇幼保健院在医疗程序上尽到了自己的责任。
产妇命丧手术台,抢救的医生和护士全体失踪,这一幕令人痛心更让人发指,既不是简单的医患关系能解释清楚的,也不是谴责几句医德冷漠就可以了事的。我们既不能止于医德批判,也要厘清背后的法律责任,让“医跑跑”付出“付不起的代价”,给逝者一个告慰。
医务人员失踪,藏着怎样的“真相”?可以预见,一是逃避责任,由于无法向死者家属交代,只好先“跑路”躲风头;二是产妇抢救无效死亡已至晚上,自然可以安然下班。可是,将死亡的产妇丢弃在手术台上不闻不问,这是何等的冷漠,失掉的岂止是医风医德,更有人性的底线。
很清楚,这是一起严重的医疗责任事故,更可能构成犯罪。《刑法》中规定:“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当患者以生命相托时,如果没有做到“以病人为中心”,必须履行的义务没有履行到位,那就是“不作为的犯罪”;更何况,手术台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战场,“医跑跑”无疑是战场上的逃兵,理应受到公正的审判。
当然,在把这起事故聚焦在医生的责任与道德上时,也不能忽视问题的另一面:命丧手术台的产妇无人问津,而且报道上说“房间里只有一些不明身份的男子在吃着槟榔,抽着烟”,偶然事件的背后往往蕴含着必然,医院管理中的“短板”暴露无遗,这才是更值得追问的。
面对医务人员的失踪,我们可以强烈谴责医德沦丧,但不能忘记的是,在这背后往往有法治的不彰。可以预料,在公众的围观下,职能部门会对这些“医跑跑”停职调查处理;但也可以预见,对此类问题往往会拘泥于作风范畴蜻蜓点水、大事化小般地妥处。正是由于缺少深度追责,缺乏严肃追究,事后惩处的震慑意义也就可想而知了。至少,我们还没有看到哪个医务人员因擅离职守而“下台”的,更别说承担法律责任了。
面对“产妇死亡被弃手术台”,必须通过法律“亮剑”来唤醒医德、拯救救死扶伤的精神,让医务人员真正把病人的生命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从这个角度来讲,对失踪的医务人员,不仅要揭开“某个大夫”的神秘面纱,更应予以刑罚伺候;对医院的管理疏漏,除了要重建制度、铁定执行外,还得让失责的管理层挨挨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