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8月26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80后小伙常飞总说“自己走在时代前沿”,QQ、微博、微信......他都是第一时间开始玩,他还给爸爸也教会了,本来想与爸爸交流更方便,但没想到这让自己与爸爸便疏远,还引得爸爸有些伤感。

  以前每周回家一次有了微信一个月都不能回一次

  31岁的常飞住在西安市区啤酒路光明小区,他的爸爸住在西安城西的老房子。上周,常飞回了趟家,爸爸随口说的一句话让他沉思良久,爸爸说:“咱俩老在微信上联系,可电话大的少了,你也很少回家了。”爸爸的语气中透露着几许伤感,常飞听得出来,他自己想了想,确实。“以前,一周回一次家,现在一个月都不能保证一次。”昨日,常飞说。常飞是“时代弄潮儿”,是最早一批开始使用微信的人,自己会用了,不忘给老爸教,QQ、微信......都是他给爸爸教会的。 “自从我爸会用微信后,我每天早晚都要向爸爸问安,早上说‘早上好’,晚上说‘晚安’,爸爸也会给我回复,让我‘上班开车路上小心’。”常飞说,自己的女儿一岁多了,他时常让女儿和爷爷视频,“以前想说啥就打电话,现在老觉得微信上老联系,还视频呢,而且还能在朋友圈知道对方的生活,没啥大事就不打电话不回家了。”常飞爸爸常先生说:“喜欢在微信上与儿子交流,也是因为想儿子,现在有了微信,儿子反而回来得少了,感觉有些失落。” “我很喜欢新科技,但最近也在思考,科技的确改变了人的生活,给我们的带来了方便,但会不会也让亲情有了一些遗憾?”常飞说。

  用微信代替打电话这事还挺普遍

  昨日,华商报社区记者随机采访了多位市民,发现还有市民也有这样的感觉。 28岁的张媛住西安市都市印象小区,她的爸妈住陕西省榆林市,“我爸妈会用微信后,我们经常在微信上交流、视频,总觉得刚联系过,所以打电话变少了,回家次数也少了。” 21岁的小李住西安市宁东林业局家属院,在西安外国语大学上学,“我妈常在微信上问候我,我一回复,心想就不用打电话了,自从有了微信,给妈妈打电话确实少了。”

  新科技只是有助于沟通但代替不了亲人在一起的感觉

  长安大学社会学教授戴生岐说,随着科技高速发展,中国社会进入“三屏”生活时代,大屏指电视,中屏指电脑,小屏指手机,这些新生产品出现后,人们往往沉浸在虚拟社交里,而丢弃了传统的交流方式。戴生岐说:“以前,我们提倡‘新陈代谢’,提倡“新生”以“旧死”为代价,现在,我们应该修改一下,提倡‘新旧和解’,在享受新的交流科技带来的便利同时,不能忘了亲情交流的源头,也就是旧的、更直接的互动方式。有的发达国家至今仍保持着使用书信的传统。”陕西阳光心理研究所副所长胡宝华说,中华民族有个传统就是享受天伦之乐,这样的幸福在面对面的氛围中才能感受到,“因为只有这样的互动,才能让感到亲近、亲切、生动,只有经常在一起交流,人的内心才能感受到真正的慰藉。所以,过年时,中国人不管在哪里,都急切地想往家里奔。”胡宝华说:“科技的发展确实有助于人们的沟通,但替代不了在一起的感觉。电子工具的交流是机械的,唯有用心、用爱交流,才能让对方内心真正感到温暖。”华商播报记者 任婷 王磊

编辑:华商报供稿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

华商网首页 | 新闻 | 论坛 | 视频 | 娱乐 | 体育 | 数码 | 财经 | 家居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嗨吃 | 婚嫁 | 旅游 | 潮购 | 交友 | 母婴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