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
全国出台指导性意见 地方根据各自情况落实
针对全国各地对于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规定不一致的现状,知名制度反腐专家李永忠接受华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全国有必要出台统一的指导意见,但具体操办到什么程度属违纪违规,应根据各省份情况制定,市县基层再据此制定更为具体的监管举措,便于遵守执行并形成有效的监管。
同样是舌尖上的问题,李永忠认为,相比公款吃喝,违规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监管难度更大,党员干部操办婚丧事宜可能有很多用意:或为喜庆风光、或为回收礼金、或为借机敛财。李永忠说,“这三种情况应分别对待,对回收‘旧账’的,属人之常情,要有堵有疏,不能过分干预;为喜庆风光奢侈浪费的,要严格制止,严厉批评;而针对公职人员借机敛财的,一定要露头就打,加大惩处力度。”
陕西省廉政建设研究中心主任、省社会科学院政治与法律研究所所长郭兴全博士也认为,各地在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方面不宜进行统一规定,但要把握三大原则,一是预防利用职务之便借机进行利益输送;二是倡导党员干部带头厉行节俭、禁止大操大办;三是相关活动不能影响党政干部形象。 华商报记者陈琳
知道多一点
啥叫大操大办?
“严禁大操大办”的依据出自《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简称《廉政准则》)第八条第三款:不准有“大办婚丧喜庆事宜,造成不良影响,或者借机敛财”等行为。其中,“婚丧喜庆事宜”,除结婚丧礼外,还包括父母、配偶、子女过生日,子女上大学,乔迁新居等各种与亲朋好友共同庆祝的事宜。“大办”,是指大大超过了当地一般群众举办类似事宜的规模或消费标准。“借机敛财”,是指借办理婚丧喜庆事宜,收受各种名义的礼金、红包、贵重礼品等物质性利益。
“大操大办”的标准是什么?
一看操办“红白事”是否使用公款;
二看是否使用公物,如公车等;
三看是否使用公产,如免费使用礼堂等;
四看来宾中有无管理和服务对象,是否收其礼金礼品,特别是有无借机敛财;
五看来宾中有无使用公物;
六看是否影响他人休息、破坏环境等。
华商报记者 陈琳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