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09日 登录论坛 注册
首页 > 新闻 > 九州 > 社会新闻 > 正文
摘要 :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苗笑武老师指出,这种网络流行语是部分人群生造并在网络中传播的一种即兴语词,属于“快餐文化”的一种。

网络语禁上广播电视 专家斥其快餐文化没推广价值

网络语禁上广播电视 专家斥其快餐文化没推广价值

  11月27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通知,要求各类广播电视节目和广告应严格按照规范写法和标准含义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字、词、短语、成语等,不得随意更换文字、变动结构或曲解内涵,不得在成语中随意插入网络语言或外国语言文字,不得使用或介绍根据网络语言、仿照成语形式生造的词语,如“十动然拒”、“人艰不拆”等等。由于近几年来社交网站发展迅速,网民的创意迭出,网络流行语的更新也十分频繁,为了跟随时代潮流和吸引眼球,许多广播电视节目还有广告也开始使用这些热词。那么,对于广电总局这一通知,大家是如何看待呢?

  网络用语理应得到规范

  网络用语数量多,更新快,不常常关注网络社交论坛的人不容易弄懂许多词的含义。对外经贸大学中文学院教师杨宏举例说,“十动然拒”、“喜大普奔”、“累觉不爱”、“人艰不拆”、“说闹觉余”、“细思恐极”等流行的“网络成语”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打破语法常规而组合在一起,乍一看觉得很难理解。的确,网络上有许多类似的生造成语,“喜大普奔”就是由“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四个成语简化而成的,通常表示高兴喜悦的心情,而“人艰不拆”则是出自于林宥嘉的一首歌曲,表示“人生已经如此艰难,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如果不了解其出处,则很难理解这些自创词汇的意思。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苗笑武老师指出,这种网络流行语是部分人群生造并在网络中传播的一种即兴语词,属于“快餐文化”的一种。它们具有随意性和偶然性,其娱乐功能强于实用功能,并不具备推广价值。其次,网络用语往往采用谐音改编的手段,在久已形成熟语或者成语的基础上进行改动,容易在传播过程中造成混淆,对社会通用的母语词汇造成伤害,极不利于青少年儿童学习、使用母语和了解本土文化。有微博网友也提到,打开电视,荧屏上的错别字满天飞;上网浏览,广告上的异体字、生造词比比皆是。有的中小学老师抱怨,这边刚教了正确字词,那边就被网络、广告中的不规范用语毁掉了,导致现在不少学生在作文中也频繁使用网语,让家长和老师们看不懂。

  因此,许多人对广电总局的规定表示支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生陈慧认为,广播电视节目作为正规的传播渠道应宣扬正确的语言观念,维持汉语的纯洁性,树立权威的标杆。她认为网络用语可以在网络中流传,但不应登上大雅之堂,不应出现在广播电视节目中。

编辑:秦一乔

相关阅读

上一篇:校长带女下属开房 女下属丈夫指监控视频控诉
下一篇:陈妍希称包子脸挺好 盘点惹人疼的包子脸女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