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新久:
基本上非常困难的,因为它要形成和解很难的,就说在侵犯人身的这类犯罪当中,被害人给他谅解,在案件过程当中做非常多的工作,很好的沟通才有一定的可能。比如说盗窃罪,偷了同学的钱财,也包括偷了亲属的钱财,其实有时候被告人容易谅解,但是有一定亲密关系的,侵犯别人的人身生命的时候,这个往往是不容谅解的。
主持人:
好,一会儿有问题,我们再继续进行沟通。其实针对另一点倒是可以多说几句,我也注意到了,有相当多的人对林森浩的同学吧,100多同学写求情信给予了强烈的攻击,觉得他们太冷血,如何如何。其实他们可以拥有这个权利,还有人说你写这样的求情信,不是干扰司法的公正吗?不对,只要是在法律的框架之内有很多的人都有权利去做法律允许他们做的事情。即便是林森浩也会有自己的辩护律师,法律的公正恰恰就是在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的时候,还能够做出公正的判决,这才叫法律的公正,而不是说所有人都不许说话,因此我出来的结果才是公正的,其实这个理解是不一定对的。你可以不同意这些学生为他写这个求情的信,但是不得不承认他的确拥有这种权利。接下来我们就要去关注这个案件,为什么会去发生?为什么真的像他说的那样是一个“开玩笑”吗?
解说:
“爸妈:对不起,儿子在与命运抗争途中犯了一个大错。……这次给你们写信,主要是想推荐你们去读一本书《心理控制术》。……这是我的一个心愿。”
这是林森浩在看守所写给家人的信。他写到:“我希望你们都能认真地把书读读,然后家里人聚在一起,定期地交流,互相地指出个人性格上的不是之处…… ”
在今天的复旦投毒案二审庭审现场,原审被告人林森浩一度情绪失控,低头痛哭,并表示:“我是一个很“空”的人,我没什么价值观。” 性格的不足之处,也是林森浩多次对记者反思的内容。
2014年2月18日播出《新闻1+1》
董倩:
你在这10个月你想得最多的是什么?
林森浩:
怎么改善这个性格、思维方式。
解说:
在看守所的日子里,林森浩喜欢上了看书,特别是文学经典,他的律师说,他最近看的是托尔斯泰的名著《复活》。
2014年2月23日播出《面对面》
记者:
你觉得是你欠缺,所以才读吗?
林森浩:
对,我感觉我的思维有点太直。
记者:
什么叫直?
林森浩:
就是不懂拐弯。有时候不考虑事情的后果,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包括说话做事可能比较直。
2014年2月18日播出《新闻1+1》
林森浩父亲:
他很上进,很孝顺,很顾家,他很善良是能够看得出来的。在医院实习的时候,有病者的家属要拿钱给他,他一分钱都不拿,地震的时候,他又捐款,还有无偿鲜血。
解说:
林森浩的父亲无法理解孩子的行为,媒体采访过林森浩的一些同学,有人认为他真诚,热情,也有人认为他内向,不善沟通。有同学回忆,在本科时,他因跟同学争执,连续发了十几条恐吓短信。这个成绩优秀的名校高材生,留给我们很多的思考。
2014年2月23日播出《面对面》
记者:
你觉得眼下有用的是什么?
林森浩:
有用的,不知道,我觉得需要的是一个潜移默化,是一个慢慢地,把自己的思维方式做一些调整。
解说:
在给家人的信中,林森这样写到:“我们通过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精神上富有的人……精神上的富有,至少包括良好的性格,健康的自尊与向善的心灵……”。
编辑:白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