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1月06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华商评论

何以宽慰失落的城管局长

来源: 华商网-华商报  2012-11-06 05:08 http://news.hsw.cn 版权声明

  城管工作到底有些什么?执法人员对自身职业是什么看法?日前,昆明五华区城市综合执法局邀请记者座谈。局长乔兵接受采访时表示,因为怕摊贩报复,自己在朋友面前不敢透露职业,天黑前不敢带妻儿出门。他说,一些摊贩被查处后,会盯上执法人员,门牌号都弄得一清二楚。(11月5日《云南信息报》)

  当我们早已经习惯生活在对抗的情绪中,用刻板成见且不那么善意的眼光来看待城管职业,一位城管从业者展示出的最真实个体感受,虽然未必就会被公众完全认可和接受,但它至少是打开了一扇可以双向观察的窗。城管局长公开地“自吐心声”,以及他失落与不被理解的内心情绪,公众应该还是第一次得闻。

  事实上,我更愿意将“局长的失落”理解为某种真诚对话的姿态,城管局长是在表达郁闷,也是在表达自己成为民众情绪宣泄对象的“不应该”,他认为本身既然承担着巨大的城市管理压力,就理当得到更公平的对待。乔兵甚至还表示,“单靠城管末端执法,罚不出城市秩序。”——能够心平气和地来讲述城管执法中的诸多困惑,实际上就是在努力寻求困惑的解决之道。执法者能够“蹲下身”来说话,自然有助于社会共识的形成,一定程度上缓解城管与社会认知之间的误解与对峙。

  何以去宽慰一位失落的城管局长?何以不再令城管人员感觉“高危”?乔兵的难解之惑显然值得整个社会来应答。

  城管队伍是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产物,它承担着巨大的社会管理任务,也因此成为诸多矛盾的集结点。它本质上只是一种协调机构,却在现实中充当许多棘手社会难题的强制执法者。也只有当城管不再负累过重过多的社会管理职能时,它所招致的暴力与责备才会相应减少。而当下,要让城管与摊贩之间的矛盾得以调和,规范城管执法就是必经的路径,而它指向的更是纪律、技术、监督等一系列的细节。这是城管从“排他式”到“共享式”行动模式转变的必由之路。

  过度负重的城管模式之下,没有人应该成为不合理制度压力的承受者,城管局长乔兵略带辛酸的失落需要被听懂,需要得以来自权力改革层面的舒解。但在抒情的同时,乔兵也不妨去反问,关于城管转型的“自我变革”,自己以及昆明五华区城市综合执法局是否做得足够?它是个人失落的倾诉被社会认同的前提,亦是让具体城管职业变得不再“高危”的现实纠偏。王聃

编辑:温磊

更多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