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续的降雪造成110国道封闭,北京大榆树镇政府为镇域内滞留在110国道上的司机送去了600份盒饭。据负责送饭的工作人员说,他们现在送饭最大的难度不在于天冷路滑,而是很多司机担心上当受骗,不敢轻易打开车门。
镇政府给陷入困境的司机们“雪中送饭”却遭遇误解,是不是要怪司机们太多疑?镇政府的善举绝对应当受到赞扬,但司机们的小心翼翼也肯定有其苦衷。在一个社会中,当获利已经成为超越一切之上的普遍追求,雪灾中的司机是没有胆量来盼望遇上“好心人”的。他们以往的经历也告诉他们,那些手拿食品、商品敲打车窗的人,不仅仅是加价,还极有可能是要强卖。所以,拒绝打开车门是司机们最为靠谱的选择。当镇政府工作人员善心面对冷遇之际,诉说自己委屈的同时,也请更多体谅一下出门在外的司机们那份灾害下的沮丧与恐惧。需要感谢大榆树镇政府的,不仅仅是这些吃上了饭的司机们,而且应当包括整个社会。因为,政府“雪中送饭”的意义绝不止于一时半会儿善心的发扬,而是为今后写下了一则可解读的寓言。
社会进步的体现之一,是灾难的公共化、社会化。在生产力不够发达的时候,在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建立之际,人们不免会将灾难归咎于个人命运的不测。今天,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当灾难发生的时候,无论具体的危害降落在谁的头上,政府和社会都有义务去分担和抚恤这份不利后果。那些在雪灾中加价出售雪锹的人,或许算不上十恶不赦,因为仅就个人而言他们并没有太多牺牲自我利益的义务。应当承担其这份义务的是政府,当雪灾发生的时候为司机送去热气腾腾的饭菜,于今天是一份超越了职责之上的义举,于未来却应当成为政府的标准动作之一。赈灾不仅仅是为户籍所属的灾民送去寒衣,也应当包括为路经本地的司机解决一下衣食所需。
这样一个要求,在今天可能稍显超前了些。但我们回过头来看看,今天我们认为顺理成章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之类,若干年前不都在政府所应兜底的职责之外吗?我们之所以期盼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从根子上说就是因为这样一个结果可以为民生福祉带来保障和源源不断的增量。想想看,如果地方政府在灾害天气下为路途之上的司机提供饭菜,这一旦成为政府救灾责任的一部分,那些司机还至于在政府救助面前担心遭遇坏人讹诈吗?表面上看是道德问题,其实长远而言也可以说是事关政府义务与公民权利的社会问题。
要想使“雪中送饭”不被误解,这种善举就不应当永远停留在善举的层面,它越早转化为常态的政府义务,司机们就能越快心安理得地接受这份热心。到那时候,政府工作人员自然就不用担心司机们“不配合工作”了。 周东飞
编辑:温磊
安康18岁女孩小倩,在进入大学校门前查出得了白血病,这让本来就贫穷的家庭一下陷...详细>>
网曝房祖名为求自保,供出演艺圈120名明星吸毒内幕。详细>>
告诉每一个孩子:你拥有我全部的爱!爱的智慧缘于平等和尊重。详细>>
8月2日,西安,一场在省体育场举行的演唱会后,在熙熙攘攘的人流脚下,满地垃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