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3月02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华商评论

每个人心中都藏着一个“李安”

来源: 华商网-华商报  2013-03-02 08:00 http://news.hsw.cn 版权声明

  李安创造了多个华人世界的纪录,成为全球华人的一个新的文化标杆。为什么是李安?李安的电影为什么在东西方两边通吃?谁是下一个李安……和莫言获得诺贝尔奖的“毁誉参半”不同,李安在奥斯卡的梅开二度三度,几乎获得华人圈一边倒的赞誉和尊重。毋庸置疑,“李安”已经成为又一个文化现象,对于这位同宗同族的、37岁才浮出水面的大器晚成者,更值得思考和触动中国人人心的,不是那些熟悉的自豪、感动、崇拜,而是探寻、追踪、对比、反思和改变——究竟是什么加速理想、才华和创造的野蛮生长?

  文化让世界变成平的

  当年《断背山》获得奥斯卡大奖后,李安曾说“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断背山”,意味深长。其实,他还说过类似的话,在《卧虎藏龙》成功后,他说“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把青冥剑”,在《绿巨人》后,他说“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绿巨人”。当然,在一个近代以来文化被边缘化的古老国度,任何有关“炎黄子孙”文化崛起和笑傲全球的符号,都会成为官民与朝野内心深处的某种“复兴的图腾”,可以说,几乎每个中国人的心中都藏着一个“李安”。

  今天的“李安”,代表的是一种文化软实力的符号,表面上看征服人的是他的电影,本质上是触动人心的那种超越国界、超越文化、超越种族的人类尊崇的共有价值,这种建立在人类共有基础上的文化思考、人性思考,才能游刃有余地在多种文化和宗教背景中成功游弋,抹平了制度的差异、弥合了文化的龃龉,像互联网一样让世界变成了平的。

  很多人觉得他的成功得益于其本人受到的东西方文化教育,就像一个熟谙粤语的陕西人,比别人更容易找到让关中人和岭南人沟通交流的方式,甚至会触发相见恨晚的共鸣。当然,这是重要原因,但还没有触摸到根。

  根在哪里?根在他的思想、他的文化血脉里。

  人类、人心的思索成就大师

  他的早期成名电影,一出手就显露出李安血脉里那些喷薄而出的思考。在最早扬名世界的那部《喜宴》里,他用一种舒缓、流畅、温和的艺术语言把多重矛盾、纠葛演绎得浑然天成,而每一种矛盾不仅仅是代际、文化的冲突,更有人性深处的包容、宽厚、责任、爱和对自由尊严的追求。大陆、台湾、美国三地在制度、经济等很多方面有巨大差异,但在很多人性的、人心深处的坚守却是曲径通幽,有着超越太平洋和海峡的共识。早期的“父亲三部曲”以及后来的《断背山》、《色戒》、《少年pi的奇幻漂流》,有着一脉相承的价值追求与文化思考:无论是同性恋还是性,无论是宗教还是父权主义,无论是家庭伦理还是科学幻想,人类千百年来积淀进化而成的那些共同的精神财富,包括代际冲突下的爱与宽容、包括伦理冲突下对人性本真的坚守与呵护、包括国恨家仇背后人性深处的善恶演绎、包括生死存亡环境下的本能与信仰的博弈。不管是密西西比河边的美国人,还是阿里山上的原住民,或者上海滩上的小囡囡,他们都逃不脱人类精神与心灵深处的困顿和思索。

  把最敏感、最私密、最深藏的困顿与思索,用精雕细琢的艺术语言表达出来,并引发强烈共鸣,这就是大师。

  在追寻李安成长的过程中,有一个极端重要的因素深深影响着他,那就是传统文化、国学的浓烈熏陶。他的父亲是一位具有典型士大夫色彩的文人,从家庭伦理、长幼尊卑到书法叩拜、修身养性,无不让李安从小受到耳濡目染。正是那种不曾断续、依然厚重的中国传统文化熏染,让他对东方文化中传统与现代、守旧与活力的冲突感悟得淋漓尽致。一旦这种文化和西方文化相遇,那种碰撞和融合,如同冷峰暖峰相遇后的急剧气象变化,他能非常敏锐地体验到并捕捉其中的规律:哪些可以融合、转换、理解、相通。

  即使像李安这样熟谙东西文化与电影规则、艺术语言的学贯东西者,他也需要长期寂寞的积累,电影学院大学毕业后6年的“家庭煮夫”生活,足以让大陆这边任何一位文化人感到不可思议,更遑论自己也沉静下去为了艺术、学问而甘愿“板凳坐得十年冷”。没有日积月累的传统文化积淀与超越平凡的深刻思索,没有放下对金钱、名利的一味追求和对粗俗趣味的简单迎合,所谓经典、所谓大师,永远只能是画饼充饥、望梅止渴。

  少一点束缚多一个李安

  李安的思考、李安对东西方文化的驾轻就熟、李安的甘于沉寂、李安的独特语言,其实还需要一片雨水丰沛、土壤肥沃的环境,这种环境最大的特征就是自由与宽松。因为束缚少,李安才能把同性恋、性这样的弗洛伊德式语言植入对人性的剖析中,让人备受震撼;因为束缚少,李安才能不按常理出牌,天马行空地使用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而不落窠臼;因为束缚少,李安才不会在巨大的名利场上为外物所累,急功近利,而是始终像绅士般精心打磨和雕琢自己的理想。

  每个人心中都藏着一个“李安”,每个人其实也都有成为“李安”的可能,关键在于空气土壤、阳光雨露能否让心中的“李安”野蛮成长、自然成长,在于每个人能否摆脱外界的诱惑与逼迫,始终坚守人性深处那些超越一切樊篱的价值追求与纯真理想。

  偌大的华人世界,如果只有一个李安,实在是一种可怕的孤独。

编辑:曹静

更多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