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3月02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华商评论

家无住房就如国无领地

来源: 华商报  2013-03-02 08:02 http://news.hsw.cn 版权声明

  国家之所以叫国家,就是因为有一块属于自己的领土,没有领土的国家那叫“流亡政府”,流亡政府除了耻辱,是不敢奢谈幸福的。没有住处的“人”叫盲流,盲流的最大愿望就是尽快找到落脚之地,有个居所安个家。没有住处的男人叫“流浪汉”,“流浪汉”的最大幸福就是有了住处,不再流浪。

  无论是国家、企业、公司还是家庭要想立足,先要有立足之地,这个立足之地就是住所,就是房子。从古迄今,房子都是独立生命的私属领地,是保护自己、享乐人生不可缺少的窝,幸福感没有房子的接纳就是散在大街上的纸币。

  幸福很复杂,你要是上升到形而上的高度,连黑格尔的定义都有人未必认可;可幸福也很简单,简单到了女孩出门遇到帅哥凝视片刻就如阳光普照。

  普通的大众最基本的幸福感除了没病没灾,有工作,就是下班之后有个居所,这比有个“爱人”都重要。可这么个形而下,下到了下里巴人都明白的常识问题,北京市党校教授吴刚竟然不懂。2月22日,在北京市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理论家新春走基层”活动中,吴刚教授在北京西东里社区,为居民讲解老旧小区改造的意义时说,“居住的幸福感与房子好不好并没有直接关系”。

  按吴刚教授的理论,党中央国务院这些年最大的失误莫过于建设“安居工程”了。这一项从中央到地方耗资巨大的工程就是要改善贫困市民的居住环境与质量,从而提升人们的居住幸福感,可在吴刚教授的理论体系中竟然成了“没多大关系”的一件事。既然如此,吴刚教授就先把自己的家搬到棚户区,与那里的居民群众打成一片,这样的幸福观既方便,又有说服力,这可比“空谈主义”更能“立竿见影”了。我估计他不会。吴刚教授宁可飞上不食人间烟火的广寒宫去忍耐寂寞,也不要人间烟火浓烈的棚户区。

  有房子、有大房子,就是有了金銮殿都与幸福无关,那是不同个体的例外。就像有再大房子的女主人也容不下“小三”,可不是人人都有“小三”的,有三宫六院也装不下争风吃醋,可皇帝只有一个呀。这事儿谁都知道,但要是连房子都没有,那就连夫妻恩爱可能也没空间搁置了。吴刚教授不能因为吸烟的人还是活着的多,就说吸烟不直接导致死亡吧。就算接着吴刚教授的命题说,居住的幸福与房子无关,那么倒过来说,无房居住还有幸福吗?就是租房也要租得起,如果一个人到了寄人篱下的地步,连做人的尊严都没了,你还能从他的心中找到幸福感吗?

  不要列举过去居住大杂院的四世同堂,几户人家共用一个厨房,照样其乐融融,那时人们的利益关系是大致平衡的。我家五十年代住的筒子房就有一位13级的副县长也住在中间,他老婆从没觉得他家就应该去住大房。他家如果把一户人家撵走,改造成自家的独立厨房,马上就会引起筒子房的骚动,人们其乐融融的幸福感瞬间就会崩塌。

  如今,别说县长住在棚户区,就是个科长、股长也不在棚户区里住了。有头有脸有尊严的小官员、大老板、教授、调研员都住上了冬暖夏凉的大房子,可欲望并没满足,觉得幸福真的与房子无关,可不能因为他们没找到幸福,就否定幸福原来与住房无关呀。为千千万万的市民安置好住处的事情是政府要办的,住上大房子还没找到幸福感的人,那是他们自身心灵修持的事儿,党校的教授去开导这些人才是有的放矢,面临旧房改造的居民最想听的是今后的住处是个啥样。

  (阮直知名杂文家)

编辑:曹静

更多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