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毅,男,50岁,中共党员,现为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肝胆病院副院长、西安交通大学先进外科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所长、器官移植研究所副所长。他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陕西省“五四青年”奖章,省高教系统优秀共产党员,陕西省中西医结合优秀中青年科技工作者,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多项荣誉,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吕毅教授出生于陕西眉县山区,1984年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上世纪90年代,西北地区肝脏移植事业还极端落后,吕毅教授在攻读博士期间就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啃”肝脏移植这个“硬骨头”。 2000年4月,他从日本博士后研修回国后立即投身于所钟爱的肝移植事业。万事开头难,刚回国时,为了省钱他借来弟弟的车到比较远的地方购买较为便宜的用品,利用所有周末、节假日的时间来做试验, 2000年终于启动了临床肝移植,随后连续创造了170例无手术死亡的临床奇迹。为了保证病人的安全,他吃住在病房和监护室,最多时达1月之久。凭借这段艰苦创业的经历,练就了“敏锐洞悉病情苗头,系统掌握病变规律,妥当处理急危重症”的过硬本领,到如今已成为国内具有权威性的肝移植专家。
吕毅教授还不懈钻研肝胆外科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疑难杂症及其国内外先进诊疗技术。2011年6月13日,全国首例接受“下马式”肝脏离体切除手术他和团队努力下康复出院。这一例手术综合了肝切除、血管重建、静脉转移、肝活体移植等关键技术,是目前该领域最尖端、难度最高的手术,在国内尚属首例,此前在全球范围内仅美国在2006年成功完成过一例。
2011年12月,经过8年的倾心研究,由吕毅教授主持开展的国内首创“狭窄胆道磁压榨疏通术”再次应用于临床并获得成功,该技术解决了胆道狭窄需要再次甚至多次开腹手术的临床难题,并研制了多种可用于胆管吻合、肠管吻合、血管吻合的稀土钕铁硼磁压榨手术器械,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已获批15项。这两项技术的成功开展,分别被评为2011年和2012年西安市十大科技新闻之一。
紧张繁忙的工作之余,吕毅教授坚持教书育人,不断探索教育新模式,开展了“多学科交叉联合培养”的新培养模式探索,设立了“外科梦工场”科研创新性资助项目,用于资助学生开展实验研究,他积极搭建外科医生的创新思维培训平台和创新研究成果的实用转化平台,实行“专家团队指导,学生自主管理”的管理模式,注重人才创新能力及医学伦理、人文精神的综合素养培养。
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驱使他在祖国最艰难、最需要他的时候挺身而出。2008年震惊世界的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吕毅教授带病请命,带领医疗队员多次深入到四川广汉、陕西略阳、甘肃康县等地震灾区,组织伤员救治、进行卫生防疫等工作,受到温家宝总理和回良玉副总理的亲切接见,他也因此荣获四部委联合授予的 “抗震救灾”先进个人称号,同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编辑:陈晨
安康18岁女孩小倩,在进入大学校门前查出得了白血病,这让本来就贫穷的家庭一下陷...详细>>
网曝房祖名为求自保,供出演艺圈120名明星吸毒内幕。详细>>
告诉每一个孩子:你拥有我全部的爱!爱的智慧缘于平等和尊重。详细>>
8月2日,西安,一场在省体育场举行的演唱会后,在熙熙攘攘的人流脚下,满地垃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