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僧同学活着的时候,他的肉就是抢手货。在西天取经的路上,各路妖魔鬼怪以能抢吃到唐僧肉为人生终极目标。如今,已经圆寂了上千年的他,再一次成为抢手货。
这几天,有消息称埋有唐代著名高僧玄奘法师灵骨的西安兴教寺,三分之二建筑面临拆迁。当地政府给出的拆迁原因竟是申遗需要。如果唐僧同学在天有灵,不知作何感想?对于此事,虽然有人出来解释称,打算拆掉的只是寺里私自盖的建筑,都不是文物。但还是不得不让人心生疑虑,现在进行“破坏性开发”,毁古求利的事实在太多,着实让人们放不下心来。
据有关方面说,将重点保护玄奘塔、窥基塔、圆测塔等建筑作为兴教寺的申遗的主体信息,而其他“寺里私自盖的建筑”,可能会面临被拆掉的风险。这,恐怕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破坏。
试想,如果没有僧众在此唱念护法,没有善男信女来此膜拜,没有多年来寺院附属建筑的存在,兴教寺还是人们心目中的那个兴教寺吗?至少,其对传统文化的承载会大打折扣。正是诸如佛教等诸多外来文化,与我们本土固有文化的交汇融合,已成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组成要素。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在人们的心性中,或者言行中,不管是自觉还是不自觉,其实都烙印着这种文化的影响。这种对传统文化的信仰,也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
也许是积贫积弱太久,急于想改变生存状态,我们许多地方为了发展已经达到了不计代价的程度,在许多人的观念里,只要先把经济搞起来,哪怕毁掉那些赋予我们心性的文化载体,也在所不惜。
于是那种拆东墙补西墙,毁掉真古董建成假古迹;消灭厚重的传统文化,裱糊上虚假文化……使得人们离浮躁越来越近,与传统越来越远,与逐利越来越近,与理想越来越远。且看亭台楼阁拔地而起,且看车水马龙过眼云烟,表象上宏大华丽的叙事,内里却是传统文化内涵的日渐稀薄。
是的,为了申遗,都拆完了还是遗产吗?这样的申遗背后,还有多少含有传统文化的真正遗迹?如此这般,我们不知道后人在审视我们这段历史的时候,该是怎样的谴责?我们无法确切地知道。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根本,我们必须对这些民族性格的因子,怀有神圣感和敬畏感,如果蕴含着我们民族性格印迹的古老建筑,因为我们这代人的经济冲动而陆续倒掉,那么我们的灵魂又何处安放?我们又将给后人一个怎样的交代?又有什么能告诉我们: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
编辑:王静
安康18岁女孩小倩,在进入大学校门前查出得了白血病,这让本来就贫穷的家庭一下陷...详细>>
网曝房祖名为求自保,供出演艺圈120名明星吸毒内幕。详细>>
告诉每一个孩子:你拥有我全部的爱!爱的智慧缘于平等和尊重。详细>>
8月2日,西安,一场在省体育场举行的演唱会后,在熙熙攘攘的人流脚下,满地垃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