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某分两次给了尹少平5万元,尹少平写了借条。
高考录取工作进入尾声,于某的女儿还是没有收到长春师范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尹少平说,还需要两万元“点招费”。后来,于某又交给他1万元。
之后,于某的孩子被一所专科学校录取了。尹少平说孩子不用去报到,等他消息。这次于某没有相信他的话,让孩子报了到。
2008年9月25日晚,于某在长春找到尹少平,想要回钱。尹少平表示可以返还。之后,于某和同学张某再也没有找到尹少平。
花了9万元,孩子也没办进大学
2008年4月,吉林市一家学校的退休教师杨某认识了尹少平。尹说,自己是吉林市公安局就业处副处长。
6月末,尹少平对杨某说,他认识省招生办的领导,手里有两个上学指标,让杨某看看身边有没有合适的人选。杨某回家后向姑爷王某讲了此事,王某说一名姓徐的同事的孩子正好参加高考,成绩不太理想。
就这样,经过王某和杨某的介绍,徐某和爱人与尹少平取得了联系,以9万元的价格“进”东北师大。收到9万元后,尹少平出具了借条,杨某作为担保人还在上边签了字。
由于有杨某作为担保人,徐某对尹少平深信不疑。但最终,这9万元被尹少平挥霍。
花了15万元,孩子也没办进军校
马某,四川省阿坝州民族高级中学女教师。2006年3月,通过网络认识了网友吉林人秦某。通过秦某,她结识了尹少平。
马某的外甥马云于2005年12月入伍到黑龙江省某边防口岸当武警。马云的母亲一直想让儿子进入军校以便提干和长期留在部队。
2007年8月,马某知道姐姐的想法后,联系上了网友秦某,问其在东北有没有这方面的“能人”。秦某说其老姨的朋友尹少平是吉林市公安局的一名干部,也许能办。马某与尹少平取得了联系,尹让马某过来一趟详谈。
8月4日,马某来到吉林市。尹和秦请马某吃饭,其间尹表示自己是警察,并出示了工作证,承诺马云上军校的事可以办,但需要疏通的费用。随后,尹开始频繁和马某的姐姐联系。
8月至11月间,马某和姐姐向亲友借钱,给尹汇去10.5万元。之后,马某姐姐又汇去了两万元。马某得知此事后非常生气,怪姐姐为什么不和她商量就汇钱。“多的钱都花了,还差这点吗,只要能把娃办进军校就行。”
直到去年,尹少平以所求的人上四川震区支援、参加北京安保等借口推脱马某。为了偿还债务,马某的姐姐将房屋抵押贷款。
在给马云办理上军校期间,马某又将学校的同事长某介绍给了尹少平,希望尹也能帮助长某的儿子上军校。长某将15万元交给了马某,汇给了尹少平。
结果,长某的儿子非但没有上了军校,还因此耽误当年的高考填报,没有考上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