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社会
重庆离婚率升高 80后婚姻脆弱中年爱情小三横行
http://news.hsw.cn 来源:  中新网  2009-08-10 09:25    进入论坛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上半年婚姻数据郭娟制图

  新人笑,离人哭,每个婚姻登记处每一天都在上演不同的悲欢离合。2009年已经过了一半,半年来,有163795对新人走进婚姻殿堂,又有43281对夫妻分道扬镳。昨日,本报邀婚姻专家剖析这半年的婚姻现象,并为不同年龄不同婚龄读者支招。

  结婚篇   结婚人数创纪录

  据了解,2006年,全市约有22万余对新人牵手,2007年,数字上涨到24万余对。去年,26万余对的数字再次打破历史纪录。连续3年每年上涨2万人的趋势,让有关人士预测今年的结婚人数可能再次井喷。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井喷已是必然——去年上半年有14万余对新人走进婚姻殿堂,而今年上半年,已经产生163795对新人。“上半年结婚高峰期在春节和五一,下半年十一将会迎来第三次高峰。”婚姻登记工作人员表示。

  六成新人是“80后”

  结婚人数为何年年上涨?据市婚姻登记管理中心有关负责人分析,首要原因是“80后”们已经长大成人,来到了他们的结婚高峰期。“去年新人中超过半数是‘80后’,今年上半年超过六成。”

  用一年磨合婚姻

  对于“80后闪婚闪离”、“80后婚姻很脆弱”等论调,市婚姻家庭指导中心婚姻指导师认为:只要相信自己也相信另一半,多花一点耐心,多学一些沟通技巧,不要轻言分离。经过一年左右的磨合,“80后”婚姻可以很完美。

  离婚篇   再婚女士更走俏

  从第一段婚姻中走出后,男士更易再娶,还是女士更易再嫁?去年共有近10万人再婚,其中女性再婚者比男性多出1891人。而从历年数据来看,再婚的女士一直都高于男士。今年上半年,共有64586对男女再婚,其中女士又比男士多出692位。

  主城女性再婚更难

  “实际上,主城的女性再婚比男性更难一些。”市婚姻家庭指导中心婚姻指导师表示,区县女性再婚的速度、成功率和满意度都较高,而主城女性即便再婚成功、满意度也相对较低。城市女性由于学历高、条件好,因此眼光更高,不容易“将就”,造成再婚难。

  离异并不意味失败

  婚姻指导师认为,女性再婚一定要学会两点。第一是认识到离异并不一定意味着婚姻失败,离异后要迅速调整心态,积极面对下一次感情。第二点就是处理好与自己孩子、对方孩子的关系,处理好以前的婚姻关系以及双方的经济财产关系,再婚就不再困难。

  现象1   “小三”横行 中年爱情需保鲜

  今年上半年,有43281对夫妻分道扬镳,其中“感情不和”这个原因仍居首位,占九成。而排在第二位是“第三者介入”。2008年,在离婚原因一栏上填写“第三者介入”有2800对。2007年因此原因离婚的夫妇达4000余对。再看今年上半年,“小三”又搞垮了1729个家庭。事实上,因“小三”介入导致婚姻出现问题的人数远不止离婚登记显示的数据。市家庭婚姻情感热线开设一年来,接到上千个咨询电话,其中七成与婚外恋有关。

  婚姻指导师分析,中年夫妻需要学习的婚姻课程,把握一些保鲜招数,就能避免“小三”的“侵袭”。

  现象2   “黄昏恋”“黄昏离” 老年婚姻靠儿女

  “今年还有一个特别的现象,就是老年人离婚和再婚的情况增多了。”昨日,江北区、南岸区、巴南区等几个区的婚姻登记人员均表示,他们从半年来的登记情况中看到了这一现象。

  婚姻指导师认为,儿女是老年婚姻的最有力支柱。儿女平常多关心父母的生活,常与父母团聚,营造家庭和谐气氛,很大程度上能避免“黄昏离”。如果父母的婚姻已经走到尽头,儿女应尊重老人意愿,支持他们再次择偶。

 
 编辑:陈晨 来源:中新网  2009-08-10 09:25
 <v:imagedata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