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贾平凹谈《废都》当年遭禁内幕:一夜成流氓作家
http://news.hsw.cn 来源:  青年周末  2009-08-13 08:11    进入论坛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社会舆论一夜间就变了

    “这本书刚出来的时候,社会上各种反响特别大,您作为责任编辑听到的是批评多,还是肯定多?”记者问。

    “开始的时候肯定多,很多评论家都写了评论,比如雷达、白烨他们,几乎没有人回避不写。”田珍颖还清楚地记得新书出版的空前盛况:“那天平凹在王府井新华书店签名售书,很多读者早早就去了,排的队很长,我们出版社的领导分秒不离地陪同,这也是我们北京出版社历史上没有过的事情。”

    但是风雨来得也很迅猛。贾平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忆说,那年上半年,全国都在说《废都》,当时针对《废都》的批评有些就超出文学的范围。《废都》出版时,大量的是正面评述,但后来风向突变,当时香港出版了一本《废都大评》,出版时压缩了一半篇目,好评文章被压缩了,批评文章占了主体。“一夜之间我成了流氓作家、反动作家、颓废作家,帽子戴得特别大。”

    田珍颖记得1993年北京的那个春天还没过完,书就被禁了,“时间非常短,社会舆论一夜之间就变了,我觉得平凹还没有放下他的兴奋,就受到当头一盆冷水。”

    流言四起时,贾平凹曾突然“消失”,他后来对记者称自己当年好比是“休了一个产假”,此产假专为《废都》而休。1993年9月初,贾平凹“不辞而别”悄然隐身,一时有关贾平凹“失踪”的小道消息漫天飞。

    -编辑和贾平凹共同承受巨大挫折

    贾平凹与文学评论家谢有顺的一次对话里,曾如此谈及《废都》对自己人生和写作的影响:“在我一生中,对人情世故了解得深刻的有两次,一次是‘文革’中我父亲被打成了反革命,其次就是关于《废都》的争论。”

    贾平凹曾不止一次地说过,《废都》带给他个人的灾难是最多的。“《废都》留给我的阴影影响了我整个90年代,给我带来的是,‘誉满天下,毁满天下’。《废都》出版前,我被文坛说成是最干净的人,《废都》出版后,我又被说成文坛最流氓的一个,流言实在可怕……”

    《废都》被禁后,出版社和贾平凹合同就没有再执行下去,“作者和编辑压力都很大,谁也不可能去坚持合同,事情就不了了之了。”田珍颖说,当时的状况对于作者只是一种舆论压力,但对她和出版社的同事们有行政压力,谢大钧同志被调离,她受到行政处分,并因此而退休。但十六年来,田珍颖始终和贾平凹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贾平凹不太会发短信,两人就电话联系,“他经常不接别人的电话,但是只要是我的电话,平凹随时随地都接,这一点关系,是《废都》给予我们的,是永存的。”

    青年周末:《废都》被禁的挫折,是您人生中一个很大的挫折吧?

    田珍颖:非常大的挫折,还有一些不便多说的经历。但是我觉得我是一个比贾平凹年长,阅历比较多的人,所以我比他承受的应该更多一些,有些经过的细节,我从来没跟贾平凹说过,他是从其他地方知道我受了处分,以及这中间的过程。

    青年周末:他从别处知道了,有没有问过您?

    田珍颖:他曾经在接受某文艺报记者采访的时候,说起自己在《废都》被禁后的感受,提到了“田珍颖大姐为我承受了很大的损失”。后来我出了一本书,叫做《金色生命》,他在给我写的序里也谈到了他对我的认识,隐含地谈到了我们共同的经历。应该说这一段时间是我们共同扛过来的。

    青年周末:您退休后在做些什么?

    田珍颖:我退休后一直担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的副秘书长,从事报告文学的评论,参加研讨会、评奖,到国企或有关单位讲课,还在文化公司做过电视剧的文学顾问和制片人。文学无止境,事业无止境,就像贾平凹要冲出《废都》一样,我也冲出我原来的出版社的氛围,走向社会,我觉得我这一步迈得很好。

    青年周末:您个人的价值,在新的职业生涯中得到了体现?

    田珍颖:我们这一代人不会浪费生命,无论挫折有多大,也不会由于挫折而懈怠。就像平凹一样,对我们来说挫折是一种财富,迫使你走向另外一个新的开拓,没有这个新的开拓,你的生命可能就被浪费了。

    -新旧《废都》

    这次《废都》重新出版,贾平凹早在两个月前就告诉了田珍颖,“当时我们就说,鉴于社会氛围的复杂,这个事情由出版社去运作,我们个人就不在其他的地方来传播这个消息,直到它出版为止。”田珍颖说,我想比起那时,人们要冷静很多,我不相信这次会像上一次那么狂热,买不到书甚至花几百元钱去买的情况不会再有。那时对人们的文化生活来说,《废都》是一个突破禁忌的新事物,也有人怀着一种猎奇心理,忽视了它本身的文学价值。过去用性描写来考量《废都》,这是一种误读,现在作家出版社让它再版,这是一种正读的结果,过去一误,现在一正,这就是《废都》再版的意义所在。

    十六年前的旧版《废都》“□□□□(此处作者删去××字)”是无论哪个盗版版本都不曾改变的标志文本,但是在新版《废都》中,这些“□□□”很“低调”地变为“……(此处作者有删节)”。

    旧版《废都》封面素雅而耐人寻味,“废都”两个大字斜排于书封上方,封面灰色与白色渐变,中间为一团揉皱的白纸。相比旧版的沉稳,新版《废都》为艳丽的桃红色封面,贾平凹书写的两个黑色大字“废都”竖排着,几乎填满了封面,两个大字既是装饰也是书名,大气而不失妖娆。

    田珍颖向记者确认重新面市的《废都》和北京出版社的旧版《废都》在文字内容上并无区别,也未做文字删减,字数和页数基本一致。她手头已经有好几本再版的新书了,“先是编辑送给我的,有平凹送给我的,还有朋友拿到书之后说,我先不看给你寄去,作为对我的一种安慰。”

    田珍颖说她很喜欢再版的封面设计,觉得它能突出《废都》本身的色彩。“我们原来的封面是社领导确定的,它和我们理解的《废都》还有距离。《废都》是一本有颜色的书,这个颜色不是一般人说的颜色,我觉得它是有色彩的书。”

 
 编辑:周云 来源:青年周末  2009-08-13 08:11
 <v:imagedata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