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岁的魏亚萍靠捡拾废品贴补家用 本报记者 黄利健 摄
调查
捡垃圾主要是生活窘迫
佝偻着背,魏亚萍像往常一样带着几个大塑料袋出门,穿行于大街小巷,在垃圾桶里寻找被丢弃的塑料瓶和废纸。尽管在刚出门时就得知了西安市市容园林局出台的严禁在果皮箱等处捡废品的新规,她还是继续着自己的“工作”。
她一次次将手臂伸进垃圾桶翻腾,白手套的五指已成黑色。偶尔发现瓶子,她便迅速将其取出装进塑料袋;而很多次,手臂在垃圾桶里的进出与搜寻是一无所获。
昨日下午2时许,记者在含光门内见到身材瘦小、步履蹒跚的魏亚萍时,她的两个塑料袋里分别装了十余个塑料瓶和大半袋废纸。记者与其交谈时发现,已70岁的她不但驼背,左眼还失明。“我知道人家不让在垃圾桶里捡瓶子了。”魏亚萍说,这个消息是她下午1点在西门外人人乐门前捡瓶子时,一位保安告诉她的。“我出来捡瓶子也实在是没办法。”说到这里,她流泪了,脱下一只手套,用较干净的一角擦去泪水。
她说自己是蓝田县人,很早就随在西安城里打工的丈夫来到这里,如今丈夫已去世6年,她和儿子、儿媳及三个孙女住在西门附近丈夫留下的一套约50平方米的二室一厅里。全家除了儿子在西稍门卖早点每月能挣两三千元外,再无其他收入,一家6口生活窘迫。
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了多位拾荒者,发现生活窘迫再加上身体状况欠佳,或年龄偏大难以从事其他工作,是他们从垃圾里捡拾废品的最主要原因。如果不能翻捡垃圾,他们中的很多人将会失去生活来源。
声音
禁令支持者
翻垃圾影响城市形象
“不让乱翻捡垃圾,是个好事。”正在北院门打扫卫生的保洁员李师傅说:“一些素质差的拾荒者为方便,总将垃圾翻出垃圾桶外铺开后挑拣,拣完扬长而去,留下一地垃圾,我们只得一次次打扫。加重了我们的负担,也污染了城市环境。”
西安市民张学武也认为,禁令应当得到支持。“每次看到有人翻垃圾,总觉得挺恶心的,西安每年接待的外地和外国游客很多,这也影响了城市形象。在武汉、
广州等城市也早已有相关禁令。”
新闻回放:
西安市容园林局出台新规 果皮箱内捡废品将被禁止
网友讨论:
西安市出台新规,禁止垃圾箱内捡废品。好事?坏事?
小小果皮箱内为何聚集许多大问题?
网友“支招”:一个垃圾箱栓一条恶狗、垃圾箱周围拉电网
网友声音:
·网友“南山农民”:有钱谁愿意捡垃圾?!
·网友“钟鼓大雁楼”:怪了,我在垃圾桶里捡个汽水瓶瓶还犯法了?!
·网友“沧海一狼”:垃圾桶里拣废品是影响市容,那意思我以后要把那些我不要的但是别人要的废品扔到垃圾桶外面的任何地方了?
·网友“若无意”:让一部分靠自己劳动赚钱的贫困老百姓怎么活?难道真的逼迫他们去犯法,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
·网友“女澡堂男搓”:只有政府的人能捡,有烟草专卖,当然也会有垃圾专捡…
·网友“佳子”:比那些背个书包说自己没钱回家的强多了,起码是自力更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