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朋友是北京出版界的老总,有天没事儿到他那去喝茶闲聊,他忽然说了一句:中国是个埋没人才的好地方。我以为他哪根筋不对了,详问之下,才知道原来前一晚上他去陪酒,有个姑娘唱了支小曲,问她一个月能挣几个钱,答曰:乡下来的,几百块钱。老总一下子动了恻隐之心,哎呀,多可惜。要是有个好的经纪人,像这种演
艺水平,早到纽约百老汇或者法国红磨坊去干活了,保证一飞冲天。委身在这都市大丛林里,不知道哪年哪月哪日,才能乌鸦变凤凰。
怀才不遇的人可能太多。13亿人,有几个能顶天立地的?我来北京不到三年,身边朋友也算过江之鲫,这个来了那个走了,东换西换,寻寻觅觅,子期老是遇不见伯牙。不仅是年轻的如此,中年老年的更是无奈,混口饭吃就算。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值得探索。咱中国还没到那种一生到死都靠国家供养就能活蹦乱跳,根本就闲不得。
追究原因,大家都说人太多。我倒以为,整个人才资源的分配有问题。比方说,大学教育养出许多“无用人才”,这些人事实上在社会或企业里压根儿需要量很小。我邻居的一个孩子很优秀,毕业后找工作到处碰壁,因为读的是地质系,不知该干啥好;还有个更优秀的,读的是考古人类学系,出了校门只好进家门:抱孩子去也。
还有些眼高手低者,老觉得自己龙困浅滩,其实只是个穷酸,到哪里总是看别人都不行。要知道人在世上可是要一步一脚印地走好,不能积累,难筑高楼。这样的人被埋没也是应该的,起来更坏了其他人的大事。
您觉得,在中国被埋没了吗?(作者:石咏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