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胡锦涛在西安市碑林区东窑坊棚户区改造安置小区考察时与群众交谈 新华社 发
1月24日至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来我省考察工作。
胡锦涛先后深入汉中、西安等地城乡基层调查研究,看望慰问地震灾区干部群众。受到了各地群众的热烈欢迎。
这几天,西安市碑林区东窑坊棚户区改造安置小区的高雷锋老人家,来的人一拨儿又一拨儿,大家除了要看看刚见过胡锦涛总书记的老两口外,还要坐一坐总书记坐过的沙发。
高雷锋老人今年76岁,老伴李凤英70岁,是碑林区东窑坊的老住户。老高说,早在几天前就有区上的工作人员来说有领导要来他家。一位工作人员还说,领导主要是来看拆迁户的安置情况,让他“有啥说啥”。“只说是领导,没说是谁。”直到25日上午,他才知道是总书记要来。“我做梦也没想到会是总书记!”老高兴奋地说,因为时间紧,也来不及做准备,就让老伴买了几斤水果招待客人。
1月25日下午3时半左右,总书记进门后先到房间和厨房看了看。听老高说对住的房子很满意后,总书记笑了。“总书记穿得也很普通,说话声音很温和,对我们特别客气,就像很熟悉的邻居一样。”总书记坐在沙发上和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老高同志,我来看看你啊!”因为快过年了,总书记还给了老高一个红包,说是提前拜年。对于红包的数额,老高说,这个红包对于他们一家来说是无价的,代表了总书记对他们的关怀,不在乎数额多少。
短短十多分钟,总书记问了老高家里的情况,住得满不满意,工资收入怎样。走的时候,老高一直把总书记送到楼梯口。老高说,因为人多,自己也太激动,原来想好要说的话都没说,准备好的水果也忘了让总书记吃。本报记者张小刚
25日,在西电捷通无线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总书记听说张变玲就是TePA-WAPI国家技术发明奖第一获奖人时,专门停下来,边握手边叮嘱:“希望你们以后在自主知识产权和创新方面,做出更多的成就!”张变玲激动地回答:“我们在这个方向上,一定会一直做下去。”
回忆起见到总书记那激动的一刻,20多岁的工程师郑成伟仍然兴奋不已,他激动地说:“临别前,总书记与所有在场的同仁一一握手道别。惜别的掌声送着总书记走出了我们的工作区,但这里的氛围估计还要持续许久。”
25日上午,总书记来到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有限公司考察调研。董事长李大开向总书记介绍了公司变速器产品的制造流程、科技含量、使用性能、适用范围、市场占有率以及企业在科学发展、自主创新、新品研发、生产经营、市场开拓等方面取得的成就。总书记一边听汇报,一边连连称赞说:“你们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真是不容易,真是不容易……”
看到总书记亲切的身影,正在紧张工作的员工们欢呼起来:“总书记来了!总书记好!”并鼓掌对总书记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总书记面带微笑,频频向大家挥手致意。
在变速器装配生产线上,看到正在忙碌的年轻员工王伟民,总书记笑着说:“小伙子干活很麻利!”并走上前去与他握手交谈,问他是什么学历,进厂几年了,工作累不累,鼓励他敬业爱岗、努力工作,为企业发展多做贡献。几句话说得王伟民心里暖洋洋的。本报记者耿彦红
昨日下午,宁强县汉源镇亢家洞村五里坡安置点的王志忠和老伴坐在电视机前,专心地看着央视新闻频道正在播出的总书记到宁强考察工作的画面。当出现自己和总书记聊家常的镜头时,老两口开心地笑了。这已是他们看的第三遍,能够近距离地接触总书记,老两口感觉非常幸运。
王志忠家原来的土房子因地震损毁,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他和其他36户村民住进了崭新的瓦房。“没有政府,我们建不起一百多平方米的瓦房。更没想到的是总书记还会到这里来看望我们。”“很惊讶,也很兴奋。”王志忠这样描述当时的心情。他说,总书记走进他家的新居,和他们一家围坐在火炉旁拉家常。“我和老伴坐在总书记的左右两侧,刚开始心里有点紧张。”王志忠表示,总书记非常和蔼可亲,关切地询问他家建房花了多少钱、什么时候动工、家里还有什么困难等等,他都如实地告知。“我们现在住上了新房子,下一步想的就是过上好日子。”这一句话得到了总书记的赞许。“总书记和我握了三次手呢。家里的孩子没赶得回来,错过了见总书记的机会,现在心里很后悔!”现在,王志忠老人已成了当地的名人。
昨日,村支书赵建国表示,他们将牢记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并付诸行动。本报记者李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