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区韦曲街办崔家营村崔根荣夫妇领到养老金后说,他们要买点年货,再给孙子些零花钱 记者陈团结摄
华商报讯(记者张小刚)今年64岁的张菊娥,是西安市长安区韦曲街道崔家营的普通农民,让她做梦也想不到的是,现在像城里上班的人一样,能按月领养老金了。
“有了养老金没了后顾之忧”
昨日,长安区正式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试点工作,张菊娥一次领到1月份和2月份两个月的养老金160元。张菊娥说,在农村以前都靠儿女养老,儿女不孝顺的老人很可怜,现在政府给办了养老保险,农民养老就没有了后顾之忧。
给农民发养老金在长安区实属破天荒第一次。长安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钱虎威介绍,长安区新农保个人缴费标准为5档,最低一年100元,最高500元,参保人根据经济承受能力自主选择档次缴费,多缴多得。
据了解,政府财政对参保人按所选档次给予补贴,补贴标准从每人每年补30元到50元不等,同时鼓励有条件的村集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助,个人缴费、村集体补贴、财政补贴等都进入参保人个人账户。
11万60岁以上农民不缴费每月可领80元
作为全国新农保试点区县之一,今年,该区11万60岁以上的农民不用缴费,可直接享受每月80元基础养老金,以后这个标准还会根据情况调整提高。
对于偏远地区,由邮储银行选择定时定点上门收款。为了方便年满60岁的农民领取养老金,将会安排流动服务车定时定点到村上服务,参保人员凭存折家门口就可取款。
为全省推广新农保“试”经验
“这是普惠全区70多万农民的重大惠农政策,将创造条件,确保参保范围内的农民都能享受。”长安区委书记吕健介绍,按最低缴费标准每人每年100元测算,需要财政年补贴达1亿2千多万元,目前需要区级财政补贴的款项已到位。他说,对于家庭确实困难的,区财政将另外予以补贴。
2007年7月太白、麟游两个县以及其余10个县的50个村开始试行新农保,2007年省政府出台了全省新农保试点工作指导意见,截至目前,全省试点地区参保人数已达160万人,领取养老金人数达到35万人。去年12月,国务院批复,长安区、韩城市等11个(市)区县列入国家试点。
“我们希望长安区为全省下一步全面推广新农保试出好经验。”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赵云表示,新农保是继实施农业直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之后的又一项重大惠农政策,省政府还规定,参保农民70-79周岁的基础养老金可加发10元,80周岁以上的加发2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