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民增收,到廉租住房建设;从交通加速度,到旅游大发展;从社会保障到百姓就业……《政府工作报告》从如何保障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出发,描绘了一张陕西民生的幸福图景。
钱
重点提高农民收入、企退人员养老金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8500亿元,其中,新兴产业投资增长35%以上,农村和民生方面分别增长38%和32%以上,城镇建设增长31%。重点提高农民收入、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部分优抚对象待遇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实施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增加居民收入。
将企业退休人员养老保险金标准在人均1206元的基础上提高10%以上,达到全国中等偏上水平。加快建立城镇职工医疗市级统筹制度,城镇职工、居民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普遍达到70%和50%以上。
在45个县进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全年解决60万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新农合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120元,城市低保由月人均177元提高到193元,城乡医疗救助人均筹资水平分别达到165元和129元,农村五保供养标准由年人均1856元提高到2104元。
完成全省65岁以上老人的免费健康体检任务;彻底解决全省国有企业遗留的5000多人的“老工伤”问题。
新增大学生就业岗位一万个,新增城镇就业人口32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1.8万人,消除零就业家庭现象,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00万人。
房
3~5年解决52.7万低收入家庭住房
今年新增廉租住房补贴1.4万户,3-5年内解决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52.7万户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
严格土地审批,搞好农村“空心村”治理和土地整理工作,节约集约用地。
在提前一年半完成地震灾区农民住房重建任务的基础上,5月底完成城镇灾民住房重建任务,9月底前全面实现“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目标。
改造城市供水管网,普及农业节水技术,节约生产生活用水。推广建筑节能技术,积极开展政府机关、公共机构节约能源活动。完成剩余的7596个行政村信息服务站建设任务,实现行政村信息入村全覆盖。
继续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和中小学“蛋奶工程”,以教师培训为重点提高农村地区和薄弱学校的教学质量,推动普及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
在全省70%的基层医疗单位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完成乡镇卫生院人事制度改革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任务。
建言:
省人大代表,西安市侨联主席俞文彬:建议加大对房地产行业的监管力度,尤其要探索并建立新的社会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小区业主和物业之间的纠纷解决制度,避免业主和物业之间的矛盾升级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