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拓展人际圈
记者:平时和同事们联系多吗?
罗玉凤:我在任何一家公司都不会和同事联系太多。平时和我家里人联系也不多,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大地扩大自己的交际圈。
记者:为什么不跟家里人联系?
罗玉凤:有一天我问自己,最亲近的人有哪些,我发现只有父母和弟妹时,这让我觉得很害怕,于是我刻意减少了和家人的联系。
记者:那你主要通过什么方式扩大交际圈?
罗玉凤:最大限度地和自己认识的人交往,最大限度地从自己认识的人身上学到东西。我在任何一家公司基本上都会这么做,上班的时候认真上班,下班的时候立马走人,休息时间不和任何同事联系,或者联系很少。
这样做一是可以最大限度地扩大我的交际圈,更新自己的人际圈子——从20岁之后,我就比较注意这个。另外一个原因是,这样做可以更大限度地减轻工作压力,可以增加我工作的稳定性。
和同事交流太多容易祸从口出,心里也会担心,下班之后不再和他们交流,这样工作的稳定性反而会增强。
记者:你在上海朋友、同学多吗?
罗玉凤:朋友还是蛮多的,但同学一个都没有。
记者:朋友主要是网友?
罗玉凤:也不能这么说,可能有一半是网络上的朋友,另外一半是我来到上海之后认识的。
“工作不稳定就不回家”
记者:我感觉你在上海的生活态度还是比较积极的?
罗玉凤:积极是积极,但你要知道,投出1万份简历都石沉大海,这种滋味也是不好受的。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有一个稳定的生活,但是我的生活并不稳定。我从2008年9月份到上海后就一直没有回过家。
记者:因为经济原因?
罗玉凤:这是其中一方面,而且我工作不稳定,我有什么勇气回家呢?回去之后再回来,只会让自己更加不稳定。你要回去,要么辞职,要么请假,这些都会让工作的不稳定性大大增加。
记者:所以你希望自己能在上海闯荡得好一点了再回去见父母?
罗玉凤:不是说你只有闯得好点了才有资格回去,而是说闯得好点了才敢回去。在上海,你只有一份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了,才有好的心情去干点别的事情,比如说享受生活。
记者:那你会认为现在改善你生活质量最好的方法就是找一个条件好的男人结婚吗?
罗玉凤: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现在最好的方法就是找一份好的工作,不过,收银员这份工作我现在不想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