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村民讲,这条水渠就是分界线,可如今水渠旁边的民房被拆了好多。南都记者 陈平生 摄
南方都市报9月6日报道 6天前,蓬江区环市街道办东风乡下辖的垣吊村和新村里两个村小组多位村民被不明身份的男子抬出自家房屋,随后近百间民房被推土机夷为平地。村民们直指村委与开发商暴力拆迁,对此,东风乡居委会负责人李康生表示,被拆房屋是村民加建的临时建筑,所在土地已于1993年被卖给江门创兴公司。而进场拆迁的江门创兴房地产公司一负责人则称,他们是在工地正常施工。
“二话不说就抬人出屋拆房”
8月30日中午,数台挖土机和推土机在100多人的簇拥下,浩浩荡荡开进东风乡,目标是东风乡下辖的垣吊村和新村里的近百间民房。
记者当天下午在新村里看到,村头数间房屋已被夷为平地,很多村民在残垣断壁中清理物品。一位租客很愤怒地说,“拆房时我们并不在家,也从未接到房东搬家的通知,家里的存折、银行卡等贵重物品都在房内,只有自己赶紧搬开砖头,看能否找到。”
“他们一来二话不说,就开始拆房子。”垣吊村村民简文说,当时很多村民和租户都在屋内,几十个不明身份的男子一来就把村民的东西打包拎出来,并强行把屋内的人抬出来,随后推土机上阵,挨个推平一排排民房。据了解,两个村小组被推掉了近百间房屋,有村民自住的,也有租住或者开店的。
有证的一半没拆另一半拆了
据南都记者了解,这些被推平的民房是上世纪90年代村民自建的临时建筑,没有土地证。南都记者在采访中留意到,一些房子仅被拆了一半或一堵墙。村民们解释说,推土机按所谓的“红线”进行拆除,比如,村民的一间房子,有一半是有土地证的,另一半没有的则被拆了。
村民们认为,建房时得到了村委的默认,“就算是临时建筑,也总得给时间让我们了解清楚情况再拆吧。”新村里9号之二的房主莫女士说,这次被拆的房屋有4间,占地60多平米,1998年花了2万多建成,当时村委曾派人查看,并未提出异议,那时这还属于村集体土地,在上世纪90年代,这种搭建临时建筑的情形很多,几乎每家每户都有。
“不是不愿拆 但希望有补偿”
记者拿到了一份8月4日江门创兴公司发出的《关于限期搬迁的紧急通知》,通知称,房产小区开工在即,该公司已于6月1日发出通知,凡在公司红线范围内的各商住户限期搬迁,但一直未见行动,于是该公司再次发出紧急通知,要求住户在5日之内自行拆除,否则将采取其他方式拆除,该通知还同时抄送环市派出所及东风乡居委会。
垣吊村和新村里的多名村民也承认收到了拆除通知,并表示并非不愿意拆,只是不知道为何要拆,而且建房都花了钱,希望得到一点补偿。村民找到东风乡村委会,但无人出面,于是8月30日这天,上演了强拆一幕。
疑问
土地早被卖?村民称不知
村民找村干部谈赔偿问题,但村干部却拿出图纸明确告知:你们那片土地已经被卖了!这也就意味着村民自建房被划入“创兴”公司的红线范围。
“那块闲置地共3万多平方米,1993年卖给‘创兴’我们知道。”莫女士指着紧邻被拆房屋一步之遥的一块杂草丛生的土地说,但他们并不知道房屋所在土地也被卖了。村委从未公示,村民一无所知,这也是为何村民不愿自行拆除自建房的原因之一。
南都记者实地走访发现,垣吊村唯一的一条出入小道中间,“创兴”公司已圈划红点,而村内紧挨这块土地的民房外墙上写着大大的“拆”字,民房与地块之间则是拆除留下的废墟。
“东风乡老书记曾说过,当时卖地定下两条原则,一是离村民房屋5米、二是离村道10米,但如今为什么一半村道都被划入红线范围?为何开发小区紧挨民房?”简文显得很不解。
回应
村委 被拆房屋是卖地后加建的
对于诸多疑问,南都记者先后找到东风乡居委会以及“创兴”公司寻找答案。8月31日下午,南都记者首先找到东风乡居委会,值班人员将记者来意转达给村委负责人后,得到答复是“让他去找‘创兴’了解”。
昨天晚上8时许,东风乡居委会负责人李康生在电话中向南都记者表示,被拆房屋的土地早在1993年就卖给了“创兴”公司,村民是在卖地后加建的。李康生说,自己于1999年上任,至于为何相关部门当时没阻拦加建,他也不清楚。
开发商 是工地正常施工
南都记者曾到北郊新城五福二街4座四楼的江门市创兴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值班人员表示“公司负责人不在,具体情况不知”。连日来,南都记者数次试图联系公司了解情况未果。
昨天下午,南都记者再次回访垣吊村时,创兴公司一名叫冯伟风的工作人员表示,早给村民发出通知,拆除是“工地上正常施工”。至于村民与村委和房产公司三者之间究竟分歧何在,冯伟风称并不知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