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中国报道
曹操墓石牌刻有“黄豆”字样 学者称唐代才出现
http://news.hsw.cn    来源: 燕赵都市报  2010-09-22 06:21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关于“曹操墓”真伪的争论,风波再起。9月20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魏晋史博士、《颠覆曹操墓》作者张国安先生在给记者打来电话时称,他在研究安阳方面公布的西高穴大墓出土石牌证据时,无意中发现,有块石牌上刻着“黄豆二升”的字样,还有块石牌上刻着“竹簪五千枚”。“黄豆这一称呼,是在唐朝以后才出现的,汉魏时期只用大豆一语。”张国安先生不无幽默地说,先是千年后的翡翠跑到“曹操”的嘴里,现在又是唐朝的黄豆玩时空穿越,埋进了曹操墓。还有那个“竹簪五千枚”,难道曹操生前是篾匠,墓里怎么出现这么多的竹簪?

  为何出现唐代“黄豆”?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魏晋史博士、《颠覆曹操墓》作者张国安说,安阳方面公布的这批石牌有21块,除了“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等文字外,其他的石牌上还有“黄豆二升”、“刀尺一□”(那个字看不清楚)、“胡粉二斤”等等。“我曾请教北京大学的一位老教授,他说‘黄豆’一语是后代出现的,汉魏时只用大豆一语。”张国安说,他这几天反复检索《四库全书》、《四部丛刊》及各种金石墓志和简帛牍策资料,并查看中国农业史的相关著作,发现结果确实如那位老教授所言。“黄豆”一词最先在唐代《开元占经》、《酉阳杂俎》等书中出现,之前用的全都是菽、大豆之语,无论经史子集、简帛金石,还是专业农学著作如汉《汜胜之书》、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都是如此。“之前有人以石牌上出现不少未见之语,并提出质疑,后来都被‘考古专家’轻易以考古发现往往有新东西来搪塞掉了。”张国安说,先是千年后的翡翠跑到“曹操”的嘴里,现在又是唐朝的“黄豆”玩时空穿越,埋进了曹操墓。难道还会有“考古学家”出来改写中国农业史吗?

  ■为何巨量竹簪无遗踪?

  在这些石牌里,还有一个让张国安比较纳闷,就是刻写“竹簪五千枚”的。“以曹操家世背景,无论在阳间还是冥界使用竹簪,都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情。我查了一下古代文献,在汉族社会中,上层人士使用竹簪的现象也是出现在唐代,比如说,张九龄在《曲江集》里,就有一首诗《答陈拾遗赠竹簪》,清代大儒徐乾学《读礼通考》中说,在唐开元时期,三品以上官员丧葬时会有‘竹簪’陪葬。”张国安说,假设曹操墓说法成立的话,如此巨量的竹制物品不可能不留下痕迹,但在这次考古中,对这种现象却没有提及,难道这么多的竹簪都被盗墓分子偷走了,连一点遗迹也没留下吗?据《安徽商报》

编辑:朱羽喆
转发至微博:   分享: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相关新闻
·曹操墓发掘方回应造假说 否认闫沛东暗访可能性   10-09-21 07:03
·百余专家考察安阳称曹操墓属实 呼吁尊重学界意见   10-09-20 07:55
·安阳曹操墓再次开掘 将建似秦兵马俑场馆(图)   10-09-15 11:29
·专家称“格虎”石牌先曹操墓面世 早已现身央视   10-09-15 10:47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