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这两周,由于包含十一黄金周,本报新闻热线88880000接到的4400多条读者来电中,集中反映的热点问题都与节日有关。这个假期,有人过得闹心,有人收获感动。
市民反映最多的闹心事就是出行不便,两周来本报共接到此类热线744条,约占来电总量的17%,高居榜首。其中交通堵路来电381条,公交甩站、出租拒载、航班晚点、火车票买不到等带来的不便反映248条;还有旅游投诉来电376条,占总来电量的8.5%,多涉及景点门票、停车费、丢失财物、游玩安全、打车绕路或拒载、酒店住宿、就餐等。
10月4日晚上8点到次日凌晨,有近十位读者来电,反映包茂高速铜川金锁关段拥堵严重,有人堵了六七个小时。相关稿件见本报10月7日A5版《煤车连撞4车致4死2伤 事发包茂高速铜川金锁关段》。还有10月6日有读者反映,一架由昆明飞往西安的东航MU5727航班抵达咸阳机场,舱门刚刚打开,就出现了惊人的一幕:十余名旅客相互厮打,从舱门口追打到了飞机下,幸亏有民航工作人员及时进行制止。本报于10月8日A6版对此事进行了报道。
看了闹心的事,还是让我们回顾一些温馨感人的事吧!在过去的两周中,一如既往地有好心人捡到身份证或钱包第一时间致电本报88880000新闻热线。还有一些读者在受到帮助后,希望通过本报表示感谢。两周来有224条约占总数5.1%的来电,反映捡东西或感谢他人。
10月5日,读者苏贤明反映,他在去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时,把装有近万元现金、手机、身份证、银行卡的手包忘在了景区卫生间。后来游客吕旭康拾到后归还了他,让他特别感动。
读者薛女士致电本报说,她在西安万寿路北口迷失了方向,询问一位小车司机后,这位30岁左右的年轻人办完了事,直接将薛女士送到家门口,薛女士拿出老家带回的红枣感谢他也被谢绝。看来我们身边不缺少好心人,相信这些得到帮助的人这个假期都过得很美好。 本报记者 杜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