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西安市环保局通报了第三季度环境质量状况,与同期相比,环境空气质量与水环境质量均有所下降。
■蓝天数量同期少了2天
质量状况:前三季度,西安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的天数为241天,比去年同期减少2天。
原因:西安市环保局副局长任永凤说,今年以来,受长时间干旱无雨以及冬季逆温、静风等气象因素影响,加上渣土清运、施工和道路保洁、机动车尾气排放等人为因素影响,致使西安市环境质量同比下降。
措施:在剩下的2个月中,西安市将继续加大对渣土车拉运专项整治、扬尘污染整治、机动车排气污染集中整治,年底力争通过省级环保模范城市验收。
■河流污染指数上升14.54%
质量状况:在水环境质量方面,前三季度总体劣于去年同期,渭河、浐河等8条监测河流的20个断面的综合污染指数高于去年同期14.54%。8条河流污染排名由重至轻排序为渭河、浐河、滈河、灞河、潏河、黑河、沣河、涝河。饮用水源水质全部达到国家标准。
原因:环保局有关人员说,今年长时间干旱无雨,致使河水稀释污染物能力降低,还有氨氮生活源污染物增多、机械加工等石油类污染物增多。
■堵车增大污染物排放量
质量状况:路段拥堵严重对空气质量又有怎样的影响?西安市机动车排气污染监督监测中心主任穆启旺说,堵车增大了机动车污染物的排放量。在10月11日至16日,他们对玉祥门外、南二环等7处的道路两侧低层面进行监测,与2008年和2009年同期相比,一氧化碳、二氧化氮日均值浓度均上升。
措施:穆启旺说,明年2月份将对黄标车限行,明年还将实行国四排放标准,减少机动车尾气的排放。
■夜间噪声仍要重点管理
质量状况:与去年同期相比,噪声污染整体变化不大,但与国家标准相比,特殊住宅区、交通干线两侧均出现超标情况。而夜间噪声中,这五大功能区全部没有达标,夜间噪声仍是西安今后重点加强管理的对象。本报记者 周艳涛 实习记者 王佳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