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大爷和老伴外出晒太阳,看看报纸健健身,他说有好的体魄才能抵抗寒冬。
华商网讯(记者 杨毅)霜降过后气温骤降,供暖又成为冬季百姓生活的一件“头等大事”,开始被人们关注。西安没有接入集中供暖的小区不在少数,这部分住户临冬如何取暖? 对此记者分别对一些无集中供暖的小区居民、租客做了调查。
社区:唐园小区住户
人物:马大爷 王大妈
取暖方式:电暖气、晒太阳、晨练
马大爷住在电子正街唐元小区,住房是上世纪90年代建的房子,属于多层,小区大概有30多栋楼,为通暖气,小区住户和物业、市政搞的很僵,虽然暖气管道、暖气片都健在,但一直以来暖气都没有通过。时日久了大家也不指望集中供暖了。气温降低以来,马大爷就依靠床头一个小小的电取暖器取暖,感觉家里“像冰窖”。
“最怕的就是冬天,没有集中供热,每年都把我们冻的够呛”家住南郊唐元小区的马大爷说。为取暖,马大爷花了1200元购买了两台电暖全天开通,但供暖效果不理想,家人管穿得很厚,仍感觉冷,但全家人还是感谢电暖气给了他们微薄的温暖。可是一旦小区停电,这微薄的温暖也没有了,房子里的温度只有5℃。
马大爷说,由于家里太冷了,自己血压又较高,低温极易导致血管破裂出危险,前不久自己才从病房出来。现在只要有点太阳,他就和老伴外出晒太阳,看看报纸健健身,早上睡不着就去晨练。他说有好的体魄才能抵抗寒冬。
记者随即采访了小区更多老人了解到,不少老人天冷了喜欢裹个被子靠在炉子边取暖。
“这冷了哪也去不了,就和老伴坐在屋里围着炉子取暖。”带着孙子游玩的老人说。
在社区王大妈家里记者看到,屋里的窗户是单层的木窗,一个小土炉、一截20厘米长的烟囱连着一铺炕。“别小看这个炉子,烧水、热饭、取暖,一炉三用。”王大妈告诉记者,她在这住了已经有10多个年头,每年冬天都是烧土炉取暖,天不算冷的时候还好说,遇到强降温天气,就得多烧煤,暖和的让人哪都不想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