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网讯(记者 杨毅 实习生 刘焕)距离全市统一供暖的时间只有几天的时间了,华商网的记者做了系列的专题,走访调查了各个收入阶层者今冬的供暖情况,详细了解他们在寒冷的冬季如何抵御严寒。对于城中村,低收入家庭,低保户的冬天取暖情况调查如下。
社区:鱼化寨村里
人物:大梅
取暖方式:电热毯
大梅做钉鞋这营生已经有18年多的日子了,她不愿意称此为生意,她说这是个养家糊口的营生。
11月11日,午后的阳光照的大梅心里暖洋洋的,大梅自言自语到,要是阳光永远都这么好,也可以照进我住的房子,那我们冬天就不用害怕冻了。大梅是白鹿原上的人,现在租住在鱼化寨的村里一间不到20平方米的屋子,她告诉记者,冬天取暖,我们就只用电热毯,租的房子很小,还得一家人在房子里生活了,根本就没有地方生炉子,村里里的民房基本都没有暖气,大家都用电热毯,就是房东家可能会买个空调或者电暖气,实在冷得不行就干脆不脱衣服睡觉。
记者看到,大梅的屋子里只有一张破旧的茶几和凌乱的锅碗瓢盆,床上的电热毯散发着微微的热量。大梅说,这两天天气逐渐转冷,他自己从小就很怕冷,所以想在冬季来临前多钉点鞋赚钱钱买个电炉子取暖。
在记者两天时间的走访调查中了解到,鱼化寨、沙金村等其他的城中村里,很多市民表示,由于生炉子不方便,又没有宽裕的钱去买个空调取暖,稍微好点的家庭会买个电暖气,冷的比较厉害的时候开会,很多的家庭还是用电热毯,因为它不仅比较方便,还便宜点。
在12日的一早,记者就遇到了正在科技路口买煤的田师傅,一个简单、破旧的小三轮车,一车摆放整整齐齐的蜂窝煤是田师傅今天工作的所有。田师傅是蓝田人,现在居住在高家堡,来西安的这几年一直靠卖煤炭为生。田师傅告诉记者,冬季的时候生意还好些,一天大概能买个2000块左右的蜂窝煤,一块可以赚2分左右,但是夏天的时候就主要靠一些商户用煤,一天能买个几百块。自己只能骑个三轮车买,现在一天要去批发三、四回,不过也赚不了几个钱。田师傅租住在高家堡的村子里,自己家取暖也舍不得用煤,生意不好的时候,他就抽时间出去捡些木材、以及废旧的东西取暖,重要的是住的是便宜的民房,有条件生活取暖,所以晚上孩子打工回来的时候,就会把火生的旺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