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
每天开车出行都得“赌路”
二环路像刚出嫁的姑娘充满害羞、迟疑和纠结
徐光明 31岁 西安工业大学人文学院讲师
徐光明说自己1995年从湖北神农架到西安上学,那时西安的车还不多,感觉南二环很宽阔,但是这些年来,印象中的二环一直在修,修了南二环修北二环,修了东二环修西二环,后来二环终于贯通又开始修高架桥,高架桥也是一段一段的修,再后来又开始修立交桥,二环路的修建历程如同西安进行现代转型的过程,像刚出嫁的姑娘,心里充满害羞,迟疑而纠结。“我买车后,自己的活动空间获得了很大的拓展,但堵车的烦恼也很快就出现了。”徐光明表示,这些年西安到处在修路,又一次修不到位,自己经历过两次“晚上掉进大坑里爆胎的心跳”,经常修路也是西安拥堵的原因。
想放弃开车骑车出行但路况让人不放心
杨源源 24岁 公司职员
杨源源家住电视塔附近,单位在长安北路中陕国际大厦,不算远,不堵车的话十二三分钟就可以开车从家到单位,堵车的话要半个小时。
杨源源说:“为了防止堵车,我还是得提前20分钟起床,很痛苦。我一般会选择走长安路,朱雀大街红灯太多,大概十几个。长安路只有四五个,比较快就能到单位。”
杨源源表示:“我想不开车,骑自行车上下班,但是长安路的自行车道不是很安全,所以就放弃了。前些天不是还发生了公交车走非机动车道路撞死人的事件么?”
选择路线像赌博赌对了车速就快了
吴军 33岁 某私企老板
吴军开一辆雪佛兰乐风,去年买时花了11万多元,“买的时候挺高兴,但发现天天开车上下班得‘赌博’,随时要判断哪条路堵还是不堵,路线选对了,车速就快了”。
吴军家住紫薇田园都市,单位在北大街,有时会选择雁环路、长安南路、南门这条线,有时候会选择从含光路走,“含光路以前不太堵,现在往往一堵就是堵一路;感触深的是,只要发生点刮蹭小事故,整条路就堵成蜗牛了”。
调查
上班八小时路上花费两小时
你每天花在路上的时间有多久?近日,记者抽取了几位家住不同方位,在含光门附近上班的市民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大家上下班路上平均耗时80分钟,最堵时需要2小时。
■样本一
每逢周一就迟到“堵车”编为短信模板
莲湖区:6公里,单趟乘坐公交车平均用时40分钟
齐琪家住北关附近,刚刚毕业上班的她很注重守时,因此每天都最怕迟到。经过一个多月的总结观察,她每天上午9点上班,8时20分坐上509路公交车,赶9点就可以到达工作地含光门。可是每逢周一,车就会特别堵,往往需要一个多小时。齐琪说,因为怕堵车,她每周一都要提前20分钟从家里出发,但往往还会迟到,每次堵得最厉害的就是小北门和玉祥门。“最煎熬的就是眼看着九点了,还堵在玉祥门”,齐琪说,因为周一总迟到,她的手机上“堵车了,可能会晚点到”已经编为短信模板,每逢快迟到的时候她就将此短信发给领导,幸好领导了解西安路况,没怎么责怪过她。“不过以后还是要再早点出发”,齐琪说,迟到总是觉得很不好意思。
■样本二
为了打发堵车时间买了能打游戏的手机
高新区:9公里,单趟乘坐公交车平均用时40分钟
高女士家住紫薇田园都市,在边家村附近上班。经常乘坐6路公交车上班,“打车其实更慢”,高女士说,公交车有专用道,走得还稍微快点。再加上她上班途中大部分站点比较顺畅,只有过了西斜七路才开始堵车,最堵的时候也需要1个多小时。为了打发在车上的无聊时光,高女士专门买了一部能打游戏的手机,每天一上公交车就选个角落的位置开始打游戏,这样,也不用在堵车的煎熬中度过了。
■样本三
“赌”不准路了卖了汽车骑自行车上班
未央区:10公里,开车平均用时45分钟
靳女士家住凤城一路雅荷花园小区,上班地点小南门附近。每天早上8时30分上班,从家到单位开车可走两条线路。靳女士说,她会依据出门时间“赌”路,如果7时30分出门,就走未央大道—钟楼—西大街线,车少的话8时可到单位,但是因为早上这个时段上学孩子较多,一般比较堵。如果7时40分以后出门,她则会走明光路—北二环—小北门,一般赶8时30分能到。
可是最近,她“赌”的两条路都不好走了,城里太堵,二环修路,很多时候并不能按照既定的时间到达单位。无奈,她就卖掉小轿车,买了辆自行车,开始了骑车上班的日子,“骑自行车时间是固定的,我可以控制自己的时间”。
■样本四
为找座位上车后站在学生旁边
新城区:10公里,单趟乘坐公交车平均用时1小时
张先生家住西安市东郊西光新区,在南门附近上班。每天早上7时30分坐上402路公交车,从电力医院上车,由于是第二站,一般来说都有位子,但有时候碰上人多的时候就得站着了。经过长期观察,车上的学生一般会在胡家庙下车,因此,他总是站在学生旁边,这样,就可以坐上座位了。
张先生说,平时坐车都很堵,尤其在金花路十字和南廓门。但周末车就特别快,某个周六遇上加班,他像往常一样7时30分上了车,不到8时15分就到了单位。
记者观察
西安已从“路线拥堵”变成“区域拥堵”
近日,记者采访发现,西安已经从以往的“路线拥堵”发展成“区域拥堵”,往往一条路上产生拥堵,周边路线也随之会产生拥堵。
以近期朱雀路南段道路开挖为例,蓝色的铁皮把道路一围挡,不但朱雀路堵了,甚至造成到含光路、吉祥村十字、科技路等多条道路的拥堵。
从表象看,道路基础设施、管理细节处理不好,容易导致部分节点及路段无法发挥应有通行能力,而引发交通拥堵。公交停靠站没有公交港湾,或停车港长度不够,路段没有设置合理间距的人行过街设施,单位在路段上开口等,是造成公交占道、人车冲突的重要因素;此外,部分机动车行车不遵守行车规则,随意变道、抢道、停车、调头、闯红灯,公交车赖站、站外停车等,都可能导致道路通行能力降低。往深里想,这也是汽车产业发展、城市化进程难以避免的发展之痛。
采访中,不少市民建议,在机动车数量难以降低、道路难以增加和拓宽的情况下,改造一些道路交叉口的车道划分、人行横道设计、交叉口信号灯设计、交叉口标志标线设计、公交停车港湾优化、道路沿线的瓶颈节点等,或许会使拥堵减轻一些。
从长远看,有市民指出,目前西安的公共交通仍不适应城市发展需要,公共交通服务质量低、效果差,不但没有满足交通需求,而且在某些时候甚至成为交通阻塞的原因之一,政府对公共交通的投入有待加强,公交路权和用地未得到优先和保障。本版稿件除署名外由本报记者 王晓亮 实习记者 赵瑞利 实习生 刘兰 采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