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稻草
看见警察喊救命
晚上20时10分左右,魏荣达好不容易上了一辆239路公交车。然而,当他询问救助站在哪里下车时,车上的人几乎全都回答不上来,有的人看到他蓬头垢面、衣裳褴褛的样子后,更是躲得远远的,装作没有听见。
20时45分,一脸迷茫的他决定在南梢门站下车,一下车,看见南梢门十字附近停着一辆制式警车,他赶紧跑了过去,扑在车窗上,使劲地拍打车窗玻璃。
正在开警车巡逻的是西安市碑林交警大队三中队的民警郭斌和王磊,他们看见有人喊救命,便迅速打开车门,将魏荣达扶到车的后排座椅上。
看见制式警服上鲜明的“警察”两个字,魏荣达失声痛哭,他就像抓到了救命的稻草一样,含着眼泪,向两位民警讲述了自己不幸的遭遇。郭斌和王磊感到情况复杂,便把他拉回交警队,帮他简单地清洗了伤口,拿出自己的厚衣服,给魏荣达穿上,并从网上核实了魏荣达的相关身份信息,打印了身份证。随后,拨打了本报的热线电话,请求本报记者能协助他们,助魏荣达一臂之力。
记者帮忙
“求求你救救我”
21时许,记者赶到了南梢门十字附近,在警车上见到了魏荣达。此时,他正躺在后排座椅上睡觉,旁边放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记者看到,魏荣达的双眼皮发肿,额头上缠着胶布,脸上、脖子上到处都是擦伤的痕迹。他的左腿几乎不能动弹,右胳膊一直朝上翘着,手指肿得完全无法握在一起,深蓝色的裤子上,沾满了泥巴和血迹。
“我被人绑架了,快把我打死了,求求你救救我。”见到记者后,魏荣达说出了第一句话。
晚上住在哪里?怎么和魏荣达家人联系?这些问题摆在了记者和两名民警的面前。为了弄清事实的真相,记者和交警提出应该向事发地所在的派出所报案,可是不论记者怎么劝说,魏荣达一听到“报案”两个字,一下子变得情绪特别激动,口口声声地说“报警后我就要被送到救助站,我害怕在那里受欺负,千万不要报警。我就想赶紧回家。”
考虑到魏荣达的请求,民警决定先将魏荣达送往西安市救助管理站。
在前往救助管理站的路上,魏荣达告诉记者,他是甘肃省靖远县东湾镇人,1988年9月份出生,父母都是农民。去年6月份,他去新疆一家建筑工地开装载机,因为母亲身体不好,今年9月份,他从新疆回到甘肃的家中,在家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便想着出来闯一闯,于是决定来西安。“想找个零工,端盘子、背砖都可以,只要能挣钱。”
22时10分,记者随同民警来到了西安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详细地询问魏荣达的经历、家庭组成人员等情况,并向当地派出所打电话落实了家庭地址,决定先将魏荣达收留,考虑到其“归家心切”,救助管理站决定次日将他送回家。
返回家乡
魏父感谢好心人
11月19日13时许,记者再次赶往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已经根据其登记的相关信息,开具了19日21时25分,购买从西安前往甘肃天水的火车票证明。随后,记者和郭斌、王磊两名民警送魏荣达前往火车站。
短短的一周时间,给魏荣达年轻的心灵留下了太多太多的创伤,下车后,他不停地拽着自己的袖口,腼腆地说“请你们送我进站,我担心再被其他人盯上,就彻底回不去了”。
拿着救助管理站开具的证明,记者一行人在售票处换取了火车票,并拨通了魏荣达父亲的电话,听到儿子悲惨的遭遇,魏荣达的父亲在电话的另一边泣不成声,他表示,将会亲自去天水火车站接儿子回家,并再三地向一路上帮助魏荣达的好心人致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