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社科院、央行、全国妇联等单位或部门相继发布报告,对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物价、房地产、婚姻、生活满意度等情况作出调查
央行四季度调查报告
物价:满意度11年来最低
居民理财观念变化,“更多投资”取代“更多储蓄”成第一选择。
评论:守护满意度与幸福感需要更大魄力
中国人民银行今日发布报告显示,第四季度近74%居民认为物价高,满意度达到11年以来最低,超七成居民认为房价过高难以接受。
这份中国人民银行在全国50个城市进行的2万户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2010年第四季度,居民对物价满意度为调查以来(1999年4季度)最低,当期物价满意指数降至13.8%。73.9%的居民认为物价“高,难以接受”;24.8%的居民认为物价“可以接受”。居民对未来物价上涨预期加剧,未来物价预期指数升至81.7%。其中,预测下季物价上涨的居民比例为61.4%。
从收入感受指数看,居民收入情况保持平稳,当期收入感受指数为51.1%,较去年同期低0.6个百分点,基本保持平稳。居民未来收入预期指数55.5%,与上季度基本持平。居民对来年情况的谨慎态度,表明其对未来预期无显著积极改观,可能不利于未来消费进一步增加。
在当前物价、利率以及收入水平下,45.2%的城镇居民倾向于“更多投资(如购买债券、股票、基金等)”,37.6%倾向于“更多储蓄”,17.3%倾向于“更多消费”。“更多投资”取代“更多储蓄”成为居民第一选择。在各主要投资方式中,“房地产投资”以26.1%的相对高值继续成为居民投资首选,其他依次为“基金理财产品”20.4%,“股票投资”14.8%,皆比上季有所提高。
中国社会科学院昨日发布的《社会蓝皮书》指出,我国城乡居民总体生活满意度下降,小城镇居民降幅最明显。
社会蓝皮书指出,金融危机对居民生活的负面影响在2010年逐步显现,城乡居民总体生活满意度下降。2010年,城市、小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总体生活满意度有所回调,分值分别为3.41分、3.37分和3.42分。其中小城镇居民降幅最为明显(2009年为3.59分),其次是农村居民(2009年为3.55分)。
蓝皮书认为,2010年城乡居民生活满意度的变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几项关键指标与2009年持平或有所下降。其中,城镇居民的职业满意度、社保满意度、业余娱乐生活满意度等指标下降至2006年以来的最低点,个人经济状况满意度则保持稳定;农村居民的职业、经济和社保满意度均下降至2006年以来的最低点,业余娱乐生活满意度也处于较低水平。
二是城乡居民对国家经济形势和政府管理的信心回落。2010年,城乡居民对国家经济状况的评价小幅下降;政府管理信心度(包括管理经济事务、管理国际事务和管理社会事务)全面回落;国家国际地位感也终止了2006~2009年间的连续上升趋势,回落到与2006年基本持平。
三是城乡居民对物价波动承受力下降,城乡居民消费信心指数存在差异。2010年,城乡居民的物价波动承受力下降,比2006年、2007年、2009年均有明显下降;在消费信心指数方面,城镇居民稳中有升,但农村居民降至2006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四是对未来生活有信心也有忧虑,农村居民的生活信心值得关注。城镇居民对于未来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改善有一定的乐观度,但对今后养老问题的忧虑程度明显增强;农村居民对未来收入增长和未来生活改善的乐观度则有下降趋势,且低于城镇居民。
最后,蓝皮书考察了影响居民总体生活满意度的因素,蓝皮书认为,在收入增长乏力、物价上涨、房价高企、社保体系尚不健全的现实压力下,个人经济状况已连续三年蝉联影响城镇居民总体生活感受的首要因素。
2011房地产分析报告
房价:明年还有三大推手
业内人士认为,受明年通胀压力影响,不排除出台更严厉政策调控
近期,社科院等相继公布了2011年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预测明年房价走势。2011年,流动性变化、供求转变以及制度性调控,这三大因素将成为左右未来房价走势的重要推手。
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11月,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来源为6.32万亿元,同比增长31.2%,已经超过去年全年5.71万亿元的水平,业内预计今年有望接近7万亿元。显然,当前以房地产开发贷款为代表的楼市信贷投放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楼市整体流动性依然保持充裕。
从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来看,“稳健”已经成为2011年经济运行的关键词。央行也表示,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把好流动性总闸门。业内人士预计,明年新增贷款将不会低于7万亿。在新增贷款的影响下,资金继续流进楼市的趋势不会被完全抑制。
抛开外部因素,决定房价未来走向的根本当然还是供求。乐观方认为,明年房地产市场将逐步显现供大于求,迫于逐步加大的销售压力,房价将会出现稳中有降;但悲观方则表示,无论是明年还是未来更长时间内,城市化依然是主旋律,土地短缺局面难以改变,城市人口持续膨胀加上居民强烈的改善需求,以及被积压需求的可能爆发,将会推动房价继续上行。
在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重点则落到了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的问题上,提出“逐步形成符合国情的保障性住房体系和商品房体系”。
业内人士认为,由于CPI基数效应影响,12月份将逐步回落。国家已经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年内再度加息的预期减弱。房地产行业短期政策压力有所缓和。但明年在通胀压力的影响下,不排除出台更严厉政策的可能。
另据央行四季度调查报告显示,目前,房价问题已成民生首要问题,成为对居民消费影响最大的因素。对当前房价水平,75.5%的居民认为“过高,难以接受”。对未来房价,43.3%的居民持上涨预期,比上季再次上升6.8个百分点。未来一季有购房意愿的居民占16.2%,较前两季小幅回升,但仍处于调查以来低位。本版稿件均据新华社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