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珂田老人在看报。
每天在家看报关心国家大事
李珂田,男,80岁,家住奎文区中和园小区,退休干部。
走进李珂田家,只见墙上挂满了字画,桌子上摆满了笔墨纸砚,他正坐在躺椅上用放大镜仔细看报纸。他说:“年纪大了眼神不好,但是国家大事还得关心,每天我都看报。”
老人看报的时候,女儿李宁坐在不远的椅子上,默默地注视着自己的父亲。“父亲年纪大了,患有高血压,我们做子女的不放心,每天轮流来照看。”李宁说,自从母亲2005年去世后,父亲就一个人居住在这套房子里,虽然不愁吃喝,但是整天闷在屋里难免孤单,因此几个子女就商量轮流照顾他。
“国家发着退休金,子女也都孝顺,我的生活无忧无虑。一部分老人特别是偏远山区的老人,生活还有困难,我觉得这些人更应该受到关心和帮助。”李珂田说,他通过媒体已经知道,新修订的老年法草案中规定,“家庭成员不得在精神上忽视、孤立老年人”和“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要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等。
李宁也告诉记者,她一个邻居就遇到这样的问题,唯一的儿子在北京工作,连续几年春节不能回家,做父母的整天闷闷不乐,遇到头疼脑热也没有人在床前伺候。
“现在老百姓生活普遍提高了,但是光有钱解决不了全部问题,还是歌里唱得好,常回家看看。”李宁说,自己也已年过半百,最希望的就是将来儿孙们能和和睦睦一起生活。
年轻人心声
回家太少心里有愧
奎文区早春园小区的刘先生老家在安丘农村,2001年大学毕业后来到潍坊城区一家企业工作。谈到对父母的照顾,小刘不禁面露愧色:“这几年光在事业上打拼,对老家父母照顾得太少,心里有愧啊!”
刘先生说,他是家里的独生子,父母省吃俭用供自己上了大学。“我在公司里干推销,整天在外面出差,尤其年底更是销售旺季,连续三年都在外地过春节。”为了弥补自己的愧疚,他总是往家里多寄点钱以表孝心,可是父母都舍不得花,帮他存起来。
“不久前有个朋友讲了一件事,深深打动了我。朋友说,母亲年纪大了腿脚不灵便,去年10月份他出差的时候给母亲买了一条拐杖,但因生意忙一直没有回家。本来打算过年的时候把拐杖捎回家,没想到仅过了半个月母亲因急病去世,为此朋友懊悔不已。”刘先生说,这件事对自己触动很大,今年说什么也要领着妻儿回老家过年。
居委会表态助老活动形式多样
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如何让他们找到生活乐趣?奎文区东关街道中和园居委会书记高维顺告诉记者,该社区老人较多,子女多数不在身边。针对这一情况,社区推出了系列活动活跃老年人生活。
“我们每年都会组织葡萄采摘节、邻里读书节等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实现老年人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社区还组织有特长有热心的居民建立志愿者队伍,开展助老活动,帮特困老人解决实际困难。”高维顺说,他们还成立了社区阅览室、市民学校、谈心室等,并配备了各类文体设施、电视音响、图书、报纸等。(潘来奎董高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