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专题资料库
拉闸限电是计划经济与行政权力的野蛮结合
http://news.hsw.cn    来源: 南方网  2011-01-11 01:29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男子高院门前扬言自爆
男子高院门前扬言自爆
政府办公楼白宫故宫皆有
政府办公楼白宫故宫皆有
·山西孕妇一家遭放射事故致其女儿成年后智商仅46
·特等功臣守清贫未留1分钱遗产 曾生擒豫西匪首
·咸阳一女生被警车撞骨折 警方:因砍人警情急出警
·男子收上百求爱电话 因手机号在交友节目被误公布
·市民畅谈与西安名片的故事:爱上兵马俑爱上这座城
·潍坊现城管秒杀式罚款 从拍照到贴罚单不超五秒
 

  叶檀

  前两天见到个愁眉苦脸的企业家,他的企业效率不错,却被拉闸限电。一家大有前景的企业无端遭灾。

  这并非个案,中国城乡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钟永生在浙江台州进行调研时了解到,一家企业总投资数亿元人民币,刚刚建成完工,新招员工也进行了上岗培训,万事俱备准备生产之际,却突然遭遇强制“停电”,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被动。可以想象,这时企业在资金、员工、社会多方面承担着怎样的巨大压力。

  2010年5月,国务院正式发布了淘汰落后产能的通知,随后工业和信息化部向社会公布了18个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按照“时间表”,很多企业要在2010年9月底前关停。累积到“算总账”之时,一些地方官员为了在考核时过关,居然采取全民限电的“怪招”。

  拉闸限电是与法律相抵触的最愚蠢的行政手段,这一手段无法筛选出哪些企业的能源使用效率更高,哪些企业的使用效率更低,哪些企业是未来中国高效节能经济的希望所在,哪些企业需要被淘汰。拉闸限电是计划经济思维与行政权力的野蛮结合,在河北安平县甚至出现不惜扰乱居民生活达到节能指标的荒谬之事,更让人感慨的是,在市场经济的核心区域温州等地居然也出现了拉闸限电的怪事。

  为了完成年底节能减排的目标,保护自己的官位,拉闸限电的地方官们不顾居民生活的起码便利,不顾合法纳税企业对于基础设施的法律使用权,想拉就拉个痛快。弱势的企业对此非法行为无可奈何,显示中国的市场经济制度土壤多么薄弱。

  拉闸限电还是国进民退的帮凶。以钢铁企业而论,僵化的行政命令下建设的节能社会必定成为大型国企的保护者,他们很难从市场出发认真计算单位能耗,也无法通过制度激励选择出高效企业。那些大型钢铁厂在保护之列,自然不会受拉闸限电之苦,而一些小型钢厂不管效率如何,不管产品如何受欢迎,统统在受限之列,成为天然的劣等种族。

  节能指标被列入政绩考核,拉闸限电的消息频频出炉。这无助于建立节能社会,却有助于强化官僚权威。某些官僚没有服务意识,没有法律意识,有的只是惟上是从、威权对下的心态,以漂亮的数据糊弄上司成为惯用手段。

  拉闸限电产生连串负面效应。媒体报道,拉闸限电令小发电机成了宠儿,当地的发电机一度热卖,商家看到商机购进大量发电机准备“大赚一把”。而买发电机的,不只是医院、学校等大单位,相当比例的小门市、小作坊也购置了小功率的发电机。另一个负效应是加剧柴油紧张,一个现代能源社会居然家家购置小功率发电机,推衍开去,中国遍地成为发电小作坊,这到底是节能还是耗能,到底是经济转型还是保住乌纱?

  有关方面也知道拉闸限电的荒谬,9月6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在显著位置发表文章———《河北省安平县采取的不符合相关要求的停限电做法应该纠正》,指出河北省安平县错误采取限停居民用电的做法,既不符合国家有关政策要求,也与节能减排的宗旨不符。10月28日,国家工信部新闻发言人朱宏任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绝不允许个别地区以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为名,采取拉闸限电影响群众生活的行为。此论不错,要追问的是,非居民的用电难道可以想拉就拉?

  中国市场改革30年,让人遗憾,市场思维仍未能扎根。

  建立节能社会有两套运作系统:一是从既有的行政体系出发,以规模大小、产能多寡决定企业的命运,否则一概在消灭之列;二是从市场出发,在业已进行的能源交易平台上发展碳交易,让那些低碳企业通过低碳获利、降低成本,刺激企业发展低碳的动力。

  每当行政与市场手段博弈时,市场手段毫无还手之力,保护市场的法律规则与效率意识,大多数时候还停留在纸上。(作者系每日经济新闻评论员)

编辑:梁铮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