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
昨日上午10时,梅地亚新闻中心,“政协委员谈文化建设”记者会场。台上坐着冯骥才、姜昆、吕章申、龙瑞、尹力、韩红答记者问。记者很多,长枪短炮的。
冯骥才答问“有备而来”
进去时,一个记者正在提问,大意是最近一些年文化界都在谈传统文化被破坏。他问冯骥才,除了忧患,文化界还能做什么?文化界有能力改变现状吗?
此时,韩红略略偏过头,笑着观察冯骥才的表情。
记者还问,刘心武续写《红楼梦》,听说第一版就要印100万册,这是传承传统文化的好方式吗?
记者话音刚落,觉得问题比较尖锐的韩红就笑着说,“冯老师,今儿您凶多吉少啊”,惹得记者们大笑。
冯骥才淡淡一笑,“我是有准备的”,随即侃侃而谈。
冯骥才回答完问题,韩红又接过了话茬,“有两位记者刚才问到幸福感,我特别急啊,有话要说。姜昆老师是不幸福,因为他让别人笑,而没人让他笑。我却很幸福,吃饱睡好干好活……”韩红再次逗得满堂笑声。
国博馆长:我今天被冷落了
有记者向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提问。一直不动声色坐在台上的吕章申一开口就把记者们逗笑了,“终于有人问我问题了。我今天感到被冷落了,记者们都不关心国家博物馆啊,没有人问我问题,我老想说了。”
吕章申随即介绍了国家博物馆最近几十年建设发展情况,并重点介绍了近期一些免费展出的信息。
随后,记者把问题抛给了画家龙瑞。记者问,一些名画家没写遗嘱,死后子女争夺遗产,您如何看遗产税的问题?
龙瑞不示弱,一开口也把记者们逗笑,“终于轮到我了。可是,我还没到要考虑遗产问题的时候……”
打拐提问“等你多时了”
一名香港记者,问韩红打拐的事。韩红突然举起桌上一瓶西藏品牌的矿泉水笑着说,“现在植入广告。你是香港来的记者,我要推荐一下我们西藏的矿泉水。”
又是一片笑声。两会期间,这是我听到笑声最多的一场发布会。
“等你多时了,我想这个问题肯定有人问,有备而来的。我不是搞法律的,所以准备了一个稿子,以免说错话。”给西藏矿泉水做完广告的韩红说。
“少年强则国强,家事也是国事,孩子是小家的,也是我们大家的。”韩红严肃地说。
韩红建议中提到,国家应暂时剥夺那些无能力抚养又虐待孩子的父母的监护权。
韩红:我永远听党指挥
说完打拐的事,韩红又回答了香港记者关于她是否要去香港发展的问题。
“一看你就对我不了解,我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啊,我永远是在首都听党指挥。我要跟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我是‘优才计划’人才啊。”韩红说。
关注打拐
以前我们都觉得孩子是父母的事,小孩有什么问题,是小家庭的事。其实不然,孩子固然是家庭的,更是国家的,少年强则国强。孩子是家庭的,更是国家的。——全国政协委员韩红谈救助流浪儿童
本报讯 (记者王荟)在两会期间一直受到媒体关注的全国政协委员、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副团长、全国青联常委韩红关于“救助流浪儿童”的提案,昨天在记者会上正式披露。这也是韩红第一次对外公布打拐提案。
韩红在政协开幕那天曾表示:“我对政府充满信心”,“这个话我觉得直到昨天让我看到了希望”,这是因为,民政部部长正式回应了这个话题。民政部已经宣布,对流浪儿童加大力度治理、管理,今年将重新修建一批福利院。“我提案当中也涉及了,政府已给了答案”。
韩红表示,首先感谢通过微博打拐这个事情,使更多的人看到了这个群体,“看到了曾经我们没有想到被拐儿童、流浪儿童这样一个特殊群体数量这么大,感谢他们能够把这个新闻发布在微博上”。
韩红说,与于建嵘教授不同的是,于教授呼吁的是微博打拐、解救儿童,而她则更关注当孩子被解救出来以后后续安置问题,孩子救出来以后谁去养?对此,提案中提出了四点建议。
■ 链接
韩红打拐提案四点建议
1.更新观念,增强未成年人国家保护意识
简言之,以前我们都觉得孩子是父母的事情,小孩有什么问题,是小家庭的事情。其实不然,孩子固然是家庭的,更是国家的,少年强则国强。
2.设立专门的儿童保护机构
目前在某些法律很难涉及的地方,有些擦边球的地方,给人贩子一定的空间。公安部、民政部直接关系儿童权利的政府部门,是不是可以建立专门的儿童保护司局,以加强政府对困境儿童的国家保护。
3.建“三级监护干预机制”
一是防患于未然的早期社区干预。社区要知道孩子家里父母的构成,比如家庭环境比较复杂,政府就可早期进行引导,针对高风险家庭制订个性化的帮助和干预。
二是有效而及时的行政干预。如果父母没有办法养孩子,严重影响孩子成长的,国家是否可以出台法规,取消父母的临时监护权。
4.提出可操作的明确司法干预权
我国有3.41亿未成年人,占总人口的近1/4,还是那句话,家事就是国事。
希望区分文化版和娱乐版
提问环节结束,冯骥才又笑着对台下的记者说,“我有些话想跟媒体朋友们说说,平时没机会。”
冯骥才说,作为文化界人士,觉得现在大众娱乐的信息非常多,纯文化的信息特别少。所以,特别希望媒体能够把文化版和娱乐版分开,给文化更大的空间,使文化跟大众有更多的联系。
“散会后,还有一些时间,你们想找我们就找我们,我们这四个人时间紧一点,姜昆的时间富余,大家伙都找姜昆。”这是发布会的结束语,记者们又被逗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