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墓葬耳室保持着2000多年前的最初模样,文物保存完整本组照片由本报记者 赵雄韬 摄
视频来源:CCTV新闻频道
“太兴奋了!从来没看到过保存得这么完好的汉墓!这是第一次原地、原物、原状保存了2000多年前的东西!”西汉大司马卫将军张安世家族墓中,唯一没有被盗的M1墓的耳室昨日终于露出真容,古墓封门打开后,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张仲立惊呼。
精美的漆器和两排排列较为规整的竹笥(sì)的完美呈现,令考古专家震惊和兴奋。为了更好地保护文物,考古专家几经会商,对封门采取了多种保护措施,并决定暂缓发掘,所有文物保持原貌,文保人员先进行保护加固。
由于耳室内的文保工作将会持续很长时间,中央电视台将停止直播。本报将密切关注。
1 竹笥里有啥山珍海味
竹笥是古代一种用竹制编成的盛器,圆形称为“竹箪”,方形称为“竹笥”。
省考古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工地现场负责人丁岩说,从直观上可以看到,有的竹笥里放着清晰可辨的动物骨头,有的可能盛有中药材,有的则看不清楚。
竹笥里,可能是墓主人日常饮食的最爱,到底是什么山珍海味,需要专家提取鉴定之后才能得出结论。
2 漆箱里会藏什么宝贝
耳室内的漆箱长60厘米左右,宽30~40厘米。漆箱从外观上看,99%的形制都保存得很好,还呈现立体状。四个角上还各有一个泡钉,漆皮色彩鲜明。
而漆箱里,专家推测可能会是墓主人日常喜爱的衣服,也可能还会有化妆品。到底漆箱里有些什么宝贝,目前还是谜团。
3 为什么没有放置陶器
出乎人意料的是,耳室内没有发现陶器。考古专家推测,在西汉时期,在丧葬上还没有完备到什么墓室内必须有什么东西。没有在耳室出现的陶器,可能会存放在墓室内,但墓室内会不会有陶器出现,目前还无法判定。
回顾:张安世家族墓M1墓做“胃镜” 初步断定墓室未被动
“太精美了!”昨日下午2时许,当考古专家将“内窥镜”探头伸入一座已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墓后,随着内窥镜的“眼睛”,墓内精美漆器花纹令考古专家惊呼“有灵动感”……【详细】
追踪:西安张安世将军家族墓将开启 四大悬疑谜题待解
在“盗墓小说”和现实中,常会遇到这样的怪象:盗墓贼进入古墓后,有的人会因为缺氧等缘故而晕厥甚至死亡;在考古界,同样的一个难题是,什么样的环境,才能更适合在地下埋藏了千年之久的珍宝“安身”。【详细】
下页导读:如果吹口气 竹笥就会灰飞烟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