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中国报道
室内公共场所禁烟首日调查:部分餐馆持默许态度
http://news.hsw.cn    来源: 新华网  2011-05-02 07:53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开发商雇美女楼上撒钱
开发商雇美女楼上撒钱
各国王室婚礼集锦
各国王室婚礼集锦
·四川4女生早操没及时起床 男老师闯室掀被子
·重庆扒手寄回被盗者证件 称要“文明作案”
·重庆查获黑作坊 两年卖700多吨毒血旺(组图)
·“职业小三”劈腿已婚男很嚣张:我都用别人老公
·英威廉王子今日迎娶平民少女 将花费4722万英镑
·女子超市购雨衣后“调包” 遭超市方棍殴近3小时
 

  5月1日,杭州市区一家铭牌店的负责人整理店内出售的“禁烟”警示牌。卫生部新修订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5月1日起实施,这意味着“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等新规定正式生效。  修订后的实施细则规定: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设置醒目的禁止吸烟警语和标志。室外公共场所设置的吸烟区不得位于行人必经的通道上。公共场所不得设置自动售烟机。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开展吸烟危害健康的宣传,并配备专(兼)职人员对吸烟者进行劝阻。新华社记者 韩传号 摄

  新华网北京5月1日电 5月1日是《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实施的第一天,该规定明确“室内公共场所禁烟”。不少地方在公共场所的醒目位置张贴了禁烟标识,一些服务机构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宣传活动,但距离“全面禁烟”依然任重道远。

  部分繁华商圈大多数顾客主动配合不吸烟

  在上海繁华商圈徐家汇的港汇国际广场,商场里“禁止吸烟”标识随处可见,记者没有看到吸烟者。商场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商场控烟状况良好,大多数顾客都能主动配合不吸烟。偶然见到,在保洁人员或保安的劝阻下,也能马上改正。

  记者一走进上海火车站的站厅,就听到广播里循环播放提醒旅客不要在候车室和站台区域吸烟的告示。记者看到,候车室里面没有烟味,也没有看到有人在候车室里吸烟,柱子和墙面上张贴了不少的禁烟标识。

  记者在哈尔滨火车站见到,售票大厅和候车室内的醒目位置均贴有“请勿吸烟”的警示牌。虽然“五一”期间人流较大,但室内已难觅吸烟者踪影。

  部分餐馆持默许态度

  记者在北京市西城区菜市口附近的部分餐馆看到,用餐顾客中仍然有人在吸烟。餐馆服务人员看到后,对这种行为大都持默许的态度。当记者建议服务员劝阻吸烟者时,得到的答复是“我们不好管,即使说了也没用”。

  1日中午,记者走进一家食府看到,一层大厅内坐满了顾客,有两桌顾客边吃饭边抽烟聊天,服务员穿梭于各餐桌间,并未对抽烟顾客进行制止。记者坐下后向服务员要烟灰缸,服务员迅速送了过来。“全面禁烟”任重道远

  1日上午9时许,记者在合肥市三孝口路段随意采访了数十名市民,约七成市民表示对“室内公共场所禁烟”规定不是太清楚。

  在合肥市繁华大道上一家经营范围为“棋牌、茗茶、简餐”的商务会所,记者看到在每个卡座的桌上都摆着一个烟灰缸,几桌客人正在吞云吐雾。记者向服务员反映要求制止吸烟,服务员表示很为难,“都是客人,怎么可能不让他们吸烟呢?”

  接受采访的绝大多数市民均支持“室内公共场所禁烟”规定。合肥市蜀山区市民朱霞说,现在在餐馆、公园里还是有不少人在抽烟,“我一般都会去主动提醒,大部分人还是会很快掐掉的,我希望这次规定能够真正落实到位。”

  在广西南宁市的多家网吧内,记者看到,虽然墙上贴有“网吧内禁止吸烟”等提示,但网吧内依然充斥着浓重的烟味。一些网吧管理员告诉记者,由于担心得罪客人,他们不敢劝阻吸烟。

  广西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周可达认为,公共场所全面禁烟,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表现,但对吸烟者来说,依旧需要一个比较长的适应过程。周可达建议,公共场所禁烟应加大宣传,进一步细化规则。1日当天,记者在昆明市中心的一些商场、医院、饭店发现,一些场所并未按规定设置禁烟警示标语,仍有部分市民在室内公共场所里“吞云吐雾”。云南控烟人士对记者表示,禁烟任重道远。

  与这些商场、饭店、理发店等室内公共场所的禁烟现状不同,昆明一些医院已全面启动无烟医院建设。记者了解到,昆明平安医院于2010年10月开始筹备创建无烟医院,2011年1月启动控烟工作。记者日前在平安医院看到,医院在各入口张贴醒目的禁烟标识、设立举报电话,全院200余名医务人员也成为禁烟劝导员,对就诊患者的吸烟行为主动劝阻。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哈尔滨市火车站候车室、公交车和博物馆等公共场所已难觅吸烟者踪影。

  中国政法大学卫生法研究中心研究员于秀艳说,在实施国家有关部门《细则》的同时,一些地方根据当地情况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值得鼓励。她说,立法本身就是一个宣传的过程,要动员起民众的力量,让老百姓理解并自愿配合,才能营造和维护无烟环境。(记者李亚红、周蕊、仇逸、辛林霞、姜刚、徐海涛、王秋风、吉哲鹏等)

编辑:李晨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新闻
·公共场所今起禁烟 西安禁烟劝导员上岗   11-05-01 09:38
·全国公共场所今起禁烟 西安200名禁烟劝导员上岗   11-05-01 07:14
·醉驾入刑、公共场所禁烟等法律法规5月1日起施行   11-04-30 12:38
·西安禁烟点烟规定“打架” 官方称将去掉点烟服务   11-04-30 07:10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