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社会
调查称福建莆田有数万名童养媳 多数从云贵拐卖
http://news.hsw.cn    来源: 时代周报  2011-05-19 12:40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全球最惊奇的“私奔”
全球最惊奇的“私奔”
模特光艳夺目的幕后真相
模特光艳夺目的幕后真相
·环保部因环境审批问题 叫停津秦与胶济高铁项目
·儿子花30万雇凶欲杀死亲生父亲 因父母离异生怨恨
·中石油一季度炼油业务亏60亿 再抱怨国内油价低
·河北魏县规划局长遭硫酸泼脸毁容 6名嫌犯被捕
·五旬男子四年内连失两个女儿 每日痛哭致盲(图)
·女子与人同居生子被判重婚 以为烧结婚证算离婚
 

 

  不断壮大的寻亲队伍

  与林秀珠二嫂一样想要逃跑的还有郭源英。她从小就努力地想从带有轻视意味的“长乐子”的称呼里逃跑,从养母的谩骂中逃跑,从三哥掴在自己脸上的耳光里逃跑,从养父母强制安排的婚姻里逃跑,从不幸的往事里逃跑—最后她成功了。

  5月8日母亲节,郭源英在长乐热线寻亲专栏组织的“五一·母亲节寻亲活动”的现场,找到了阔别35年的亲生父母。

  长乐热线寻亲专栏由长乐热线网站主编张善国创办。2006年,张善国在当地电视台偶遇求助刊登寻亲启事的王海乐,深感电视台播放寻亲消息的传播效果不能持久,张善国于是决定在网站上免费替王海乐发布寻亲消息。一传十,十传百,找张善国的童养媳越来越多,他干脆开辟了专门的寻亲专栏,登记、公布、宣传莆田的童养媳和长乐寻找女儿的父母的信息,并组织活动协助他们寻找亲人。

  2009年,张善国在长乐当地的一家摄影店设立了专门的寻亲联络点,为莆田到长乐寻亲的女孩提供落脚点。目前,在寻亲专栏登记的童养媳来自莆田各地区,数量近400名,记录在册的寻找女儿的家庭有200多个。寻亲专栏根据寻亲女孩不同的出生时间段,分别成立了数个QQ群,供寻亲的莆田女孩、家庭交流。

  2010年,这些QQ群群主统计了群成员在各自村里汇报上来的抱养女孩的数据。汇总了各个QQ群的数据后,张善国得出莆田童养媳总数至少在2万名以上。他从数据中分析发现:1980年前抱养的,70%-80%的女孩为童养媳;1980年后抱养的,童养媳的比例降到20%-30%—这与吴重庆在孙村的调查结论不谋而合。

  今年3月,郭源英无意中看到寻亲专栏的活动宣传单。抱着试一试的心情,5月7日她从莆田赶到了长乐,并在活动现场帮忙发放传单、资料。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都是寻亲的女孩和家庭。在登记的200多条寻亲父母资料那里,郭源英仔细地寻找着那个她在心里默记了20多年的名字“刘水妹”。

  因为村里人都喊她“长乐子”,郭源英自懂事起就知道自己的生父母在长乐。13岁那年,郭源英在自家专门放各种重要证件的小盒子里无意中看到一封信,收信人写着“陈爱英”,寄信地址是长乐。信里装的恰是郭源英的出生证明,那是养父母托媒婆陈爱英向郭源英亲生父母要的,以给郭源英上户口。

  就在郭源英瞥到人名“刘水妹”和地名“梅花镇”时,信被三哥一把抢了过去,撕了个粉碎。“我养母经常骂我,刘水妹的女儿不乖。”因此郭源英知道“父母亲中有一人叫刘水妹”。

  5月7日晚上,寻亲心情急切的郭源英整宿失眠。“没想到不怕死的我在异地会太害怕而一夜失眠,寻亲的心情令我心急万分。”这是郭源英第三次到长乐找父母。“我22岁去梅花镇找过,没有找到;2009年也来了,找到了媒婆但她不肯说。”

  张善国说,多数媒婆现年事已高,即使寻亲的童养媳循着线索找到依然在世的媒婆,媒婆基本上也不会透露有价值的线索。“一是媒婆多数没文化不识字,抱送过的孩子太多却没有任何文字记录,现在相关信息已基本混淆或遗失;二是近几年国家打击人贩子力度不断加大,媒婆意识到买卖人口触犯法律,有顾忌不敢说。”张善国说。

  郭源英拥有的寻亲线索虽然有限但明确,而多数童养媳只能紧紧地抓着若有若无的信息。

  1975年,王海乐刚被养母抱养时,肚脐带还是湿的。王海乐仅有的线索是自己大概的出生年月、身体特征、长相以及被抱养时穿着的旧花棉袄。从2006年至今,王海乐同两户人家比对上了这些基本信息并验了DNA,但结果令她失望。王海乐找不到别的线索,甚至转而去求算命先生帮她算亲生父母家的信息。

  林秀珠关于亲生父母的信息,是养母当初从男媒婆嘴里得知的:女婴的父亲在外打工,家里有三个女儿,因家穷,母亲自己主张要将这个女儿送出去。养母问媒婆女婴是长乐哪里人,男媒婆留了句“金峰镇”便匆忙离去了。

  《回家网》、寻亲专栏这些民间力量为寻找父母的童养媳和寻找女儿的家庭架起了重逢的桥梁。张善国希望有更多的人知道并加入这个平台:“如果只有女儿出来找父母,就只有50%的成功率;如果父母也能出来寻找的话,那寻亲就有100%的成功率了。”

  郭源英是通过寻亲专栏成功找到父母的第9个幸运儿。寻亲成功的事会在第一时间传遍寻亲专栏的几个QQ群,引发持续好一阵子的骚动。

  寻亲的童养媳也积极互助。虽然至今仍未找到生父母,王海乐却替同一年被抱养的童养媳王丽玉找到了在长乐的父母。因为上过初中、学过电脑,王海乐知道如何上网、上QQ群。她在一个QQ群里看到寻找姐姐的陈建铠贴出来的家人照片与同村的王丽玉非常像,便告知了王丽玉。

  林秀珠不会上网,她的寻亲信息也是通过王海乐转到寻亲专栏的。

  郭源英想帮她的一个同事到寻亲专栏登记寻亲,“但她连张照片都不敢给我,我说要不我用手机给你照一张吧,她说不要了,免得让养母知道又要发火。”郭源英替她同事愤愤不平。

  找到父母之后,有不少村里的童养媳、同事将寻亲资料交给郭源英,托她转给张善国。在从莆田坐车去长乐与家人团聚的路上,司机听说她找到家人了,也交给郭源英一份童养媳寻亲的资料。司机说,那名童养媳找家人找了14年,每次抱着希望去长乐,却都在车上哭着回莆田。

  林秀珠与一个寻找女儿的长乐老先生在出生时间、身高等都基本对上了资料,但老先生家人觉得他们长得不像。这位老先生在2006年独自出来寻找女儿的路上还发生了车祸。林秀珠经常和他通电话、发短信互相安慰鼓励,“没事,慢慢来,加油加油!”

  去年林秀珠做过一个梦:她清晰地听到亲生父亲在楼下叫她的名字。林秀珠跑下楼,抱着父亲失声痛哭。

编辑:李晨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